“索菲娅,钢铁城现在怎么样了?”
“肖总,现在已经主楼建了98层啦!”
“主体结构今年可以完成。”
“预计明年5月可以装修完成。”索菲娅继续补充道。
“这么快?”肖总微微皱眉,有些疑惑。
“肖总,看上去已经非常快了。”索菲娅理解地笑了笑。
“因为我们没经验,所以其实并不快。”
索菲娅顿了顿,接着说道:“肖总,其实从现有的技术角度来说,并不快!”、
“因为在现在的建筑技术发展下,是完全可以达到这个速度的。”
“我们这座钢铁城主体是钢铁,这就为快速搭建提供了很大便利。”
“嗯,这个我知道,钢结构确实有很多优势。”
“钢结构的构件大多可以在工厂提前预制生产。”
“我们伯利恒钢铁相同的标准构件源源不断地被生产出来。”
“先进的设备确保了构件的尺寸精度可以达到毫米级别,质量稳定性极高。”
“这就好比是为建筑的每一个‘零件’都贴上了精准的标签,保证了它们在组装时的完美契合。”
“工人会因为随着拼相同的东西,会越拼越快。”
这时,赵宏也加入了讨论:“没错,肖总。”
“而且将这些预制好的超大钢铁构件运到施工现场后,直接进行组装就行。”
赵宏接过话茬,双手比划着组装的过程。
“整个过程就像是搭积木一样简单而高效。”
“工人只需按照预先设计好的图纸,将各个构件准确地对接起来,再用焊接和螺栓连接固定就行。”
“这种连接方式操作相对简单,施工人员很容易掌握,而且施工过程受天气等因素的影响较小。”
“不像混凝土施工那样,在低温、雨雪等恶劣天气下需要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或暂停施工。”
“混凝土要干了才能建下一层,否则就非常不安全。”
“而且一块砖的尺寸很小,至少1000块才能抵上一块钢结构。”
“嗯,确实”肖爱国点点头。
“而且在施工材料的运输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就拿和我们一样是钢铁结构的帝国大厦当年的建设对比来说吧。”
1930年,帝国大厦动工的时候。
当时的建筑材料运输方式主要依靠吊车装卡车,花几小时拉到工地,再用吊车卸车”
“最后用重机装好,整个过程要几天繁琐而缓慢。”
“而现在,我们在伯利恒钢铁厂完成统一的筹造后,直接用直升机(直线160公里)拉去现场安装。”
“现在我们的直升机可以一次吊拉125吨(联苏的米26可以吊20吨)。
只要是标准件,都能用直升机直接吊过去。”
“现在从生产出来,到装在建筑上,平均只需4个小时。”
“而以前要3 - 5天。速度何止提高了10倍。”
反而在主体结构完成后。
装修需要花不少时间。
还有,我们建得这么快,也和4月份我们的积木大赛有关系。
“积木大赛有关?”肖总有些好奇。
“没错,肖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