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第一次离婚潮好像是在婚姻法颁布之后,现在还有时间。要赶在婚姻法出台之前,让大家夫妻团聚。
闲着没事,元初又写了一篇有意思的小短文,讲了讲某位社会名流的婚姻生活。
大家都说他是个好男人,哪怕是母亲给定下的包办婚姻,他也认真执行了,和妻子琴瑟和鸣,成了一段佳话。
但实际上呢,所谓的琴瑟和鸣不过是因为这个男的不敢离婚,因为她的妻子是一位拿得动刀的侠气女子,只要他敢提离婚,她真的提刀就砍,管你死不死呢!
文章的最后,元初以开玩笑的口吻写道:“咱们现代女子,理应追求独立自主,向外发展,到社会上给自己争一席之地,男人,其实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已经结了婚的姐姐妹妹们,如果要离婚,记得为自己争取应得的经济补偿。我们女子操持家务、生儿育女、奉养老人,这都是可以换算成社会价值的。请个保姆还得给钱呢!
如果实在不想离婚,那就要学一学这位名流的妻子了,我们也是拿得动刀的呀!”
元初又给自己起了个笔名:刀侠。
决定以后专门用这个笔名来写婚姻问题。
她还画了一幅很夸张的漫画,手拿菜刀的女子,笑得一脸和煦,砍人的动作干净利落,男人吓得屁滚尿流,口呼“我绝对不敢当陈世美”。
画完了,元初看了看,自己都笑起来。
元初以笔名投稿都不留地址,稿费她也不要,每篇文章的末尾都写着“稿费请捐给社会福利院”。她有物资,也有钱,而且有信心在任何时候都能赚到钱,不需要从这个时候就开始搞“原始积累”,攒钱对她来说,是完全没有意义的事情。
她联系的那位编辑行动很快,还很有新闻嗅觉,第一个南下干部专题很快见报,而且,她还贴心地加了个编者按:谢余嘉同志认为南下干部在享福、在过好日子,而谢元初同志在她的文章中提出了不同看法。鉴于此种意见分歧,本报特意采访了多位南下干部,了解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在这里一并呈现给大家。
除了元初分享的那些事迹,报社又采访了不少人,做了一个专版,也确实反映了南下干部的现实困难。
谢余嘉刚把自己的道歉信寄出去,就在报纸上看到了这样的“编者按”,气得她又开始暴躁了。没完了是吧?
林长智安慰她:“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你之前写了那样一封信,又被人公开发了出来,肯定会有人拿这个说事的。你不要急,事情会过去的。你现在什么都不要做,就踏踏实实地待在家里。耐心地等风波过去。国家每天发生那么多事情,没有人会一直盯着咱们不放的。”
谢余嘉气道:“那得等到什么时候去!”
林长智严肃地看着她,说道:“不管等到什么时候,都得等。这种时候,你多说多错,多做多错,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才是最好的,民众很快就会把这件事忘掉。”
“可是我在大家眼里成了个虚伪的人,一个白眼狼!”
“不会的!你已经道歉了!而且做出了承诺。以后要是有人问起,你不要逃避,不要跟人家争辩,就大大方方地承认自己犯了错,但是已经改了。只有这样,别人才没办法拿这件事情再来攻击你。你明白吗?一定要听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