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婉如想到元初满大队宣扬老太太历史事迹时候的神采飞扬,不由得抿了抿嘴巴,说道:“算了吧,妈,孩子不缺什么。我们做舅舅舅妈的表示一下就行了。就不劳烦您和爸了。”
您二位买的东西,怕是孩子连收都不肯收呢!
陶老太太沉默了一会,问道:“她是不是知道我把她送人的事了?”
赵婉如想了想,说:“孩子问起来了,文茵该怎么回答呢?”
那必然得实话实说啊,总不能抢着背黑锅吧?
陶老太太叹了口气,说道:“就说是你和文瑞买的,别提我的事。”
“哎。这个可以。”
赵婉如答应的十分爽快。
陶老太太除了叹息,也做不出其他反应了。
在冯家庄的元初收包裹收到手软,不是舅舅寄的,就是舅妈寄的,还有表哥表姐寄的,宋爸宋妈寄的,宋爷爷宋奶奶寄的,甚至还有宋言礼的婶婶和堂姐寄来的。
宋言礼说:“我婶和我姐一定是用了你配的药泥,觉得效果好,特意寄东西过来跟你道谢的。”
元初说:“她们太客气了。”
她送了药泥给宋妈,宋妈也给了她不少东西,这属于礼尚往来。
宋妈再把东西送给自己的妯娌和侄女,那就是她们之间的事了,其实和元初没有关系。但是人家还是寄来了谢礼。
礼多人不怪。
元初又寄了点药泥给她们,没过几天,就收到了她们热情洋溢的回信和钱票。
她跟宋言礼说:“我感觉我啥都不用干了,就光是给自家人做药泥都能发家致富。对了,你爸怎么不继续订了呢?”
宋言礼被“自家人”这三个字说的心花怒放,直接就把老爹卖了个彻底,“肯定是他得意忘形,在我妈面前翘尾巴,被我妈没收了小金库了。他现在肯定穷得叮当响,没钱了。”
元初:“……”
有点蠢萌蠢萌的。
脑袋里自动浮现了一个二哈的脑袋,元初觉得,她以后怕是无法直视宋爸了。
☆
1971年春节之前几天,冯振兴和陶文茵做了个决定,俩人要结为异姓兄妹。
这么做,主要是为了陶文茵可以更好地在冯家庄生活。
她不肯回城,又觉得一直住在冯振兴家里给人添麻烦,家里多了个女人,对冯振兴来说,总归是不太方便。思来想去,便跟元初和冯振兴商量,想跟队里租个房子,或者批块地盖个房子。
但是,她一个人住其实也不太方便,单身女子的生活从来都是不容易的,尤其她还是个外来的、没有什么根基的、看起来又很柔弱的单身女子。
冯振兴想了想,跟她商量,“你要是不介意,不嫌弃,咱们结拜一下,你既是我的义妹,又是初初的亲妈,这样,咱们大队应该就没人敢欺负你了,你一个人住我们也能放点心。”
陶文茵立刻就答应了下来。
大家对于冯振兴和陶文茵结拜接受良好。
在农村,拜把子兄弟,拜把子姊妹,拜把子兄妹或姐弟,都是很寻常的事情,拜把子兄弟最多,后面几种情况少一些。
但是冯振兴和陶文茵这种情况,结异姓兄妹是最合适的。
结拜之后,就开始商量租房还是盖房的事,陶文茵表示:“如果能盖,还是自己盖一个,没法盖就租。”
元初跟她说:“您肯定是盖不了,您户口和粮油关系不在我们大队。但是我可以盖,我跟大队申请个宅基地,盖了房给您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