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家庄人很务实的。
元初敲了敲系统,疑惑道:“剧情里好像没有宋言礼这个人吧?”
“是的,没有。”
“那他是怎么回事?穿越?重生?还是其他什么情况?”
系统都被她问懵了,沉默了一秒,才说道:“都不是。这应该就是蝴蝶效应。他的灵魂没有任何问题。”
“有没有可能是有问题而你没有检测到?”
系统表示:“请宿主不要胡思乱想,没有这个可能性。”
元初:“……”
关于这个疑问,元初很快就从冯振中那里得到了解答。
宋言礼是主动报名下乡来到冯家庄的。
“他是1965年考上大学的大学生,在大学里也没正经上过多长时间的课,他们叫什么‘老五届’,这两年陆续也开始分配工作了,基本上都不能留在城里,要去工矿、农村、边疆。
宋知青有个叔叔,在咱们省农业厅工作,咱们搞立体农业这个事情,竟然惊动了省里了。
他听他叔叔说起这个事情,很感兴趣,正好分配也不知道会分到哪儿去,索性就主动报名下乡了,到咱们这儿来锻炼锻炼。”
冯振中跟元初感慨:“你说他这运气,也不知道是好还是不好。要说不好吧,他还赶上最后一届考大学,要说好吧,他这个大学上了跟没上一样。”
元初说道:“怎么可能一样?人家有大学文凭,在咱们这儿锻炼一下而已。待不了多久的。”
冯振中想了想,也是,宋知青这么一下乡,也算是响应了国家政策了。以后城里有机会,他就能随时回去,也不再受分配政策约束。某种程度上,这也算是“曲线救国”了。
☆
两位新知青表现也很不错,勤劳肯干,踏实沉稳,虽然干活的效率还不是太高,但是态度很好。
他们跟知青点的其他人和冯家庄社员相处融洽。
顾长风不动声色地和老知青们打听了不少冯家庄的情况,对冯家庄的医疗情况、赤脚医生的个人情况都有了一些了解。
问的多了,老知青们还以为他有志于做个赤脚医生呢。
顾长风连连摆手,“不是,就是对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有点好奇,想了解一下。”
他来到这儿的第二天,就悄悄去看了看他的祖父顾培元,条件比他预想的要好,和顾培元一起下放的还有一对老夫妻,老爷子姓张,老太太姓楚,原来都是文化名人,他们三个一起住在村边的一栋土坯房里,那房子看着还可以,能遮风挡雨,和大队的很多社员的房子差不多。
土坯是农村最易得的建筑材料。
房子周围开垦出一小块菜地,稀稀拉拉的种了一些菜,长得不太好。这三个人年纪都不小了,以前全都不事农桑,种不好很正常。
他仔细问了一下,冯家庄民风淳朴,没有刻意磋磨他们,甚至连斗争都没怎么搞,他们来了以后就被安排在那儿,提心吊胆的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发现冯家庄人真的没有斗他们的“热情”,人家忙着种地呢。
大队给他们安排了挑大粪的工作,每天只负责清理大队的牛圈、猪圈,把清理出来的粪便背到大粪场,再给牛圈猪圈垫上土,任务就算完成了。
这是三个人的工作,但是顾老头和张楚二人进行了分工,真正在外面干活的就是顾培元和张老爷子,老太太就负责种菜、挑水、洗衣、做饭,这些事也总得有人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