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水烧开,冯振兴饺子也包好了,锅足够大,一次就能煮够爷俩吃的。
元初吃了十五个薄皮大馅的饺子,吃完了就在院子里慢吞吞的散步助消化。
又过了一会,大队长冯振中、支书冯振国和会计冯振华就来了。
冯振中一来就问:“吃完了吗你们爷俩?”
冯振兴说他:“装什么呢?你不就是估摸着我们吃完了才来的吗?”
冯振中表示:“你别说,我是想来你家蹭饭的,你嫂子不同意啊,我就说了句去振兴家吃饭,她就骂我没出息。”
元初跟他们打招呼:“大爷,振国叔,华子叔。”
冯振中说:“初初,给我倒杯水,晚饭吃咸了。今天有个大盐粒子没煮开,被我吃了。”
冯振国说他:“你就不会吐出来?非得咽进去啊!”
冯振中说:“那哪儿舍得,都是钱买的。”
其他人:“……”
元初给他们倒了水,冯振国招呼她:“初初,坐下,你华子叔跟我们说,你想在山上种草药,你详细跟我们讲一讲。要是确实可行,我们就抓起来。”
“哎。”
元初坐下来,把自己稍加完善后的设想跟他们说了说。
下午和冯振华聊还是临时起意,聊完以后她又仔细想了想,考虑了冯家庄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觉得可以发展“立体农业”,即种植果树,树下种植草药,然后再配合养蜂,可以把野山变成花果山,还能变成药园。
经过她仔细斟酌的方案听起来十分诱人,冯振中和冯振国一下子就心动了。虽然果树见效稍慢,但是初初列举的草药有一部分是一年生的,一年即可收获,随着时间的推移,效果只会越来越好。
这天晚上,他们和元初聊了很长时间,又追问了一些细节,最后三人一拍板,干了。
他们跟冯振兴感慨:“咱冯家庄的孩子长大了,都能想办法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了。”
冯振兴说他们:“别乱说,什么叫冯家庄的孩子啊,那是我冯振兴的孩子。还有,这事吧,虽然听起来特别好,但是任何事情没有绝对的,你们仨……”
冯振中说:“放心,这事就说是我和振国的主意,等事情办成了,再跟乡亲们说初初的功劳。失败了我们俩担责。”
冯振兴一拱手:“谢谢你们了。明天来我家喝两盅。我给你们炒两个好菜。”
“得嘞。我们明天晚上过来。”
第二天一大早,冯振中和冯振国就去了公社,把冯家村想要发展立体农业、把野山变花果山,为建设社会主义做出更多贡献、提供更多物资的想法跟公社书记做了汇报。
这是个新的尝试,公社方面听了他们的汇报,觉得这事可以做,如果做好了,就可以在其他大队也进行考察推广。
公社的赵书记跟他们说:“我跟农技站的同志们说一声,你们可以随时去找他们请教问题。我再给县里打个报告,你们这种新尝试应该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持,光是咱们公社可能不够。”
冯振中笑道:“赵书记,咱们想一块去了。既然咱们是为了国家建设做新的尝试,那就应该集思广益,尽可能多的网罗人才。”
赵书记哈哈一笑,说道:“行啊,老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咱才几天没见啊,你这文化水平有提高啊!”
冯振中笑得憨厚,没再多说。
这都是昨天晚上听元初讲的,他属于现学现卖。
搞定了公社,冯振中和冯振国又拿着公社的介绍信去了县里,争取到了县农业水利局革命领导小组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