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
林清文的屋子里坐着两名身穿军绿色军装的军人。
王军和赵唐是来送抚恤金的,他们看见林清文残疾的双腿,不免有些惋惜:“如果你在京都,找中医界的大拿针灸,还是有希望站起来的。”
林清文根本不敢想自己有一天会去京都,他自嘲地笑笑:“我这辈子就这样了,但我的兄弟不一样,我希望他有更好的前程。”
王军闻言,立刻高兴地告诉他:“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今年工农兵名额又轮到你们家了。”
工农兵名额有限,部队需要安置的烈士子女有很多,只能慢慢排队。
原本林建国的子女排在第一顺位,但因为家庭变故,林清文没有去成,后来腿受伤,彻底跟大学无望。
林清文开心的同时,不知道怎么开口说再要一个名额的事情。
林清河端着两杯热水进来:“同志,请喝水。”
王军忙不迭摆手拒绝:“不用客气,我们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也该离开了。”
林清河厚着脸皮问:“同志,我想问问你,烈士子女可以申请几个工农兵名额呢?”
王军蹙了蹙眉头,心里有些不高兴,却礼貌地回答:“理论上只有一个。”
工农兵名额不仅有限,还很稀有。
部队每年都要匀出来五个名额给烈士子女,他们一个团里才有一个名额。
可以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竞争相当激烈。
林清河竟然还想再申请一个,他知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林清河没有听出来弦外之音,激动地问:“我妹妹在一场意外中失去双亲,她也很爱学习,很想去上大学,你能不能跟上级申请一下呢?”
他妹妹失去双亲跟部队有什么关系?
爱学习的人多了去了,他们团里从不缺点灯熬油学习的人,但是只有一个幸运儿。
王军看着眼前这个无耻的男人,彻底没有了好脸色,他张口就要怼。
旁边的赵唐赶紧拉住他。
他们出来的时候,政委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用最好的态度对待烈士的家属。
对于他们提出的要求,一定要尽量满足,不要寒了家属们的心。
赵唐公式化地回答:“我们无权做主这件事情,得跟上级汇报。”
“行,我等你们的好消息。”
林清河虽然不懂部队里的规矩,但他知道,只要提出要求,不太过分的情况下,领导都会满足。
林清河送他们离开。
赵唐上车的时候,远远地听见一道声音。
他问王军:“是不是有人在叫我们?”
林清河看见了林老太。
她因着小脚的缘故,很少出门,如今突然登门,肯定没什么好事。
他心头有些慌,催促道:“你们听错了,快走吧。”
林老太急得不行:“同志,军人同志,你先别走,你等等我。”
赵唐确定自己没有听错,他偏头看见老太太跌跌撞撞地朝这边跑来,赶紧上前搀扶:“老奶奶,您别急,慢点走。”
林老太只庆幸自己跑得够快,差一点就赶不上了,她气喘吁吁地问:“同志,你是不是要帮俺家的赔钱货申请工农兵名额?”
林清河不满地说:“奶,月娥不是赔钱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