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被照顾的很好,也不用直接面对危险,可是天天有这么个心怀不轨的人在自己家里转悠,秀娥心里也是很不得劲。
所以这天晚上两口子吃了饭散了会儿步,回屋休息之后秀娥又趴被窝儿里跟老丁一块儿咬耳朵。
“我说你们那边儿到底什么时候行动?发现这人有问题的时候,我这肚子6个多月。拖拖拉拉到了现在都7个多月,眼见着要生了,怎么还不把人解决掉?”秀娥扶着肚子侧躺在床上,歪着脑袋凑在老丁耳边嘀嘀咕咕的说。
“快了,快了。”
其实对于这件事儿老丁也挺无奈,他们家里是没有任何问题,又把秀娥跟那位赵大姐成功的隔离。可现在造成的局面却是,秀娥和孩子们安全了,可是敌人也按兵不动了。
只要他们不行动,那不管对人有多少怀疑,也不可能直接粗暴的抓捕。
可秀娥的担忧也不无道理,她那肚子一天比一天大,眼见着就要生,也确实不能再拖下去了。
皱着眉头的老丁这会儿还在琢磨,要不要明儿从军区里带点资料伪装成机密文件回家。给这位赵大姐下个饵,看她上不上钩。
倒是秀娥这会儿难得跟老丁思想同频,她也在考虑钓鱼执法的可行性。
并且先老丁一步说了出来,“哎,你说要不要我从医院回来的时候带点儿资料?”她拍了拍老丁的肩膀压低了声音说,“东西拿回来,我就说那是我正在研究的新药方。”
这事儿还真不是秀娥随便说说,她现在天天在医院待着也是闲的发慌。不用坐诊,不能进药房,干脆就去研究那些医书资料。同时也没忘在系统器灵那里,查一查有没有未来几十年内研发出来的中成药。
看来看去,她把目光看向了速效救心丸和复方丹参滴丸两种中成药上面。
首先国内还没有类似效果的急救药,其次根据器灵里的资料来看,哪怕未来几十年后这两种药都一直没有被淘汰过,并且是被广泛认可的救命良药。
但凡是能治病救人的药,秀娥就感兴趣。她马上做出决定,要早一点儿弄出来把方子贡献给国家。
至于抢不抢别人功劳什么的,在功德和尽量多的成果保住中医不在那十年动荡中落寞下去的前提下,她也顾不上那么多。
一听见秀娥的想法,老丁心里那叫一个高兴。搂着肩膀吧唧就在脸蛋上亲了一口,还乐呵呵的说:“要不说咱俩是两口子呢,都想到一块儿去了。”
说着又把老婆搂近了些,还趴在她耳朵旁边儿悄声的说:“我刚还琢磨着要不要从军区带回几份不重要的文件,看看咱们家里这位赵姐有没有什么反应。”
既然两口子都这么想了,那么干脆决定也就这么做。俩人在被窝里嘀嘀咕咕一通,最后决定还是秀娥那边行动。
毕竟这是治病救人的良药,配方都十分严谨的。只要稍微加加减减,或者是改动那么一味类似的药材,外行人轻易是看不出来,可成品效果确是天差地别。
而且哪怕他们失误,真的叫人把方子偷了出去,也不会造成什么损失。
想好了就干!
所以第二天一大早,在餐桌上秀娥就故意当着赵姐的面儿跟老丁说:“最近你不用特意提早下班儿上医院接我了。”
“怎么了?”老丁表现的也很好,正一脸的不明所以的问,“你们医院还给你派活儿了,你现在什么情况他们还指使你。医院里头没别人了?什么着急的事儿,不能等你生完了孩子再说。”
这人还装的挺像。
心里腹诽了一下嘴上赶紧解释,“你急什么啊,现在医院谁能指使我。”
眼看老丁刚才严肃的表情有缓和,她才继续说:“这不是我在医院每天无所事事,除了跟那两位老大夫聊聊天儿,没事儿也就翻翻医书。正好看见一个治疗心疾方子,如果再改良一下应该对突发心脏疾病有奇效。这不就想着尽早把方子弄好,好早点治病救人。”
果然赵姐也开口说话了,“还是咱们王院长厉害!在老家的时候我就亲眼见过,有人忽然捂着胸口就那么倒下。然后救不回来,人就那么没了,那会儿大夫也说了是心脏病。照您这意思,您的药要是成了,以后这种病人就都能活命呗。这得是多大的本事啊!”
两口子对现在对赵大姐是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怀疑一遍,这会儿也不知道她是不是在有心打听,反正戏还是要继续唱下去的。
所以老丁也在一旁继续配合,“你要研究新药,我也不拦着。可是咱们得事先说好了,不管你干什么工作,首先就得注意身体。还有你不能去接触那些药材,影响了肚子里的孩子。”
“放心吧,医院里也有人盯着我呢。现在他们就连药房都不让我进,我也就在办公室翻翻医书。有点儿什么想法,都去找两位老大夫商量。”秀娥说话的时候很是有些无奈。
可惜老丁对此还是不满足,“就是看书也不能这跟以前似的,一看进去就什么都顾不上。你现在可不许继续加班,实在不行就把书拿回家来看。虽然在家里我们都不懂没法跟你一块探讨,至少咱能保证不给你捣乱。”
老丁才说完,一旁的赵姐赶紧跟着附和说:“丁政委说的对,不行您就把资料拿回家来工作。您这个肚子在医院里,坐那邦硬的椅子肯定也不舒服。还不如回来家里,不管是客厅还是卧室,在沙发上还是床上,你想靠着就靠着,想歪着就歪着,可比在外头松散的多。”
啥意思?这鱼咬钩儿这么积极的吗?
“嗯,你们说的对。”不管心里怎么想,秀娥很是一本正经的点头说,“我这肚子坐在办公桌还真是觉得窝得慌,还是家里的沙发靠着舒服。”
有了早上这一出,秀娥也不再耽误,当天下班回家就叫老丁抱了一摞医书回家。
其实药方子在系统里边儿都是现成的,是只样子还是要做一做的。
也就是这会儿规章制度还不太健全,所以他们这个偏僻的军区医院,一个简陋的只有三个大夫的中医科弄出的药方,只要上交经过验证后,就能迅速批准生产并上市。
但凡再过三四十年,一款新药上市那不要太繁琐。首先就是实验室里各种研发验证,出来成果还得通过审批再临床试验。验证效果后,再不知道经过多少道审批程序,才能真正的上市。这一过程,少说也得花上几年的功夫。
幸好现在不需要那么麻烦,所以没过几天,秀娥就在家里餐桌上一脸激动的跟老丁说:“我们现在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俩老大夫已经用我改良的方子制出了成药。医院里已经决定,下个星期院长去京城开会就把方子和成药都交上去。只要国家验证没有问题,这药就能获批上市啦。”
“我老婆就是能干。”老丁也是一脸的高兴,“这才多长时间,研究就有这么大的进展。那天你说完以后,我也稍微查了查资料。咱们国家目前确实没有什么心脏病方面的急救药,你这新药要是能成,那咱们王院长可又是大功一件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