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哥,我们这是要去哪?”
再次踏上熟悉的土地,与上一次被蒙着眼不同,这一次他们是亲眼看着如何跨越海峡的。
“你带柔柔去京都,那边会有人接应你们,我留在这里还有事情要办,免得你们的踪迹被人发现,票已经让人买好了,今晚就走。”
蓝哥将一个行囊交给了沈现军。
经过了数次的试探,蓝哥已经完全相信了沈现军,再加上有柔柔牵制,他相信沈现军会按照他说的去做。
这次的破坏任务非常的重要,只要破坏了这次内陆的国庆阅兵,到时候上边绝对会嘉奖他,他就再也不用隐姓埋名了。
研究所的家属院
“妈,最近不要带大宝二宝出去,我接下来可能有一段时间不能回家,大宝二宝进育幼院的事情我已经办好了,八月十号就能把孩子送去,到时候你在家也轻松一些,我留了些家用,您看着花。”
秦念吃了晚饭后很是郑重的跟杨玉芬开口。
“是工作要忙了,刚养起来的一点肉,放心,孩子我会照顾好,八月十号,我记下了,你多带些衣裳还有日常用的东西,需要我帮你收拾吗?”
杨玉芬悄悄松了口气,儿媳妇去忙了好,忙了就不会碰上了。
不是她不帮儿子,而是这个情况她没弄清楚前,不适合帮忙,免得帮了倒忙。
“不用,东西我自己能收拾,妈做的酱菜给我装上一些,我可喜欢妈做的酱菜了。”
秦念开口提了一个小小的要求。
“好。”
第二天一大早,秦念提着东西走了,在两个孩子还没醒来前。
两个孩子醒来没看到妈妈还不觉得有什么,直到了晚上要睡觉了,还没看到妈妈,顿时哭了起来。
杨玉芬好一顿哄,哭累的孩子不知不觉的睡了下去。
适应了三天,孩子才渐渐习惯下来,又恢复了活力。
“大妹子,听说了吗,这次的阅兵仪式会在电视上播放,你家有电视可是享福了,现在的电视机一票难求呢,有票都不一定抢得到!”
大榕树下,大家聚集在一起说闲话带孩子。
“那是举国欢庆的大事,再说了,咱们就在京都,别人大老远只能在电视里看,哪有咱们就近的现场就能去看的好!”
杨玉芬笑盈盈的接了话。
“还真是,听说到时候位置都是划分好了的,不知道能站到哪看,这辈子也算是值了,听说这一次阅兵,要展现许多武器装备,咱们也不再只是被人压着打的时候了!”
“对对对,能亲眼去看,死了也能笑着闭眼了!”
“咱们老一辈多苦啊,小米加步枪牺牲了无数性命才换来的今天,如今的好日子得来不易。”
杨玉芬也点了点头。
“诶,你们说这样的大日子,会不会有那些敌特分子搞破坏?我觉得会,我家念念让我这段时间别带孩子出去,是不是怕有人故意从咱们嘴里打听到什么东西?这要是坏事了可怎么整?”
杨玉芬的话一出,刚巧走过的赵连停下了脚步。
“杨大姐说的对,大家都警惕一些,说不定身边就潜伏着坏分子,若是发现,不要轻举妄动,及时上报。”
赵连顺势出声敲打提醒一番,上边刚好给自己安排的任务也是这个,刚好借了机会,好一番讲解哪些可能是坏分子敌特会做的事情,让所有人提高警惕心。
“顺带的,我再跟大家说个好消息,咱们研究院家属观看阅兵仪式的位置已经划出来了,不过地方就那么大,肯定是不可能所有人都能去的,到时候派代表,各家可以好好争取一下。”
赵连轻飘飘的走了,大家的议论也说到去看阅兵仪式的事情上。
“到时候肯定是要放假的,我家这两个我可不放心,去不了咱们还能看电视,到时候我把电视搬出来,大伙不嫌弃就搬了凳子来家一起看。”
杨玉芬主动开了口,大家也都高高兴兴的应了。
家属院也不是只有一家买了电视的,真去的,那也是平日里关系好的。
好不容易来到了京城的两人被人接到了一个小院。
“你们行事一定要小心,如今到处都查得非常的严,你们还是生面孔,只怕是更容易被注意到,你们就扮演一对好不容易才怀上孩子的夫妻,先去医院混个眼熟。”
“先潜伏着,距离十月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
八月十号
育幼院提前开班,主要接一岁四个月到五岁之间的孩子。
因为是研究院跟农科院共用的家属院,原本预计只招两个老师的,结果报名的孩子多了,就招了四个,开三个班。
“奶奶,我们去玩了!”
大宝很是高兴的背上了自己的小挎包,朝着杨玉芬摆手。
他盯着育幼院里的玩具好久了,总算能进去玩儿了。
一群相熟的孩子就跟撒手的小狗一样,欢快的进入了育幼院里。
孩子中午也是在育幼院里吃饭的,杨玉芬看着孩子进去了,心里还觉得空落落的。
回了家,里里外外收拾了一番,可是平日里就时常收拾,家里也不乱,又有洗衣机,大件的东西更好洗。
还没到中午呢,杨玉芬就收拾完了,做饭了才想起孩子不在家。
简单的煮了些吃了两口,实在是没事儿干了,家里也没竹子了,该添置的家具她也做好了,不由的,杨玉芬想要去医院看一看。
站在第三人民医院门口,杨玉芬盯着医院大门前来往的人看。
“大娘,您怎么来这了,是不是身体哪里不舒服?”
周盎的声音响起,她今天过来开个会,没想到看到了杨玉芬,自然是上前来打个招呼。
“小周啊,没有,就是大宝二宝都上学了,我一个人在家没事干,就想着出来买些东西,一下想不起来要买什么,刚好停这了。”
杨玉芬回神跟周盎说了几句话,没注意到一对夫妇从医院里出来,刚好朝着她后背的方向离开了。
没看到人,想到孩子过不了多久也要放学了,杨玉芬便与周盎同行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