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初,忙完了手里工作的韩定军回了一趟老家。
韩定军这次回老家,是为了接哥嫂和侄子侄女们进城。由于人数众多,这次小刘也开车一同前往。
到了家里后,韩定军分别去了大伯家、二伯家、小叔家里,分别给他们带了礼物。
韩定军这次回家是为了什么,两位伯父和小叔心里也清楚。没有过多的寒暄,大伯就开好了介绍信和户口迁移手续。
韩定军则委托大伯对家里老宅进行照看,毕竟以后还时不时的回来住住。
韩定军也是明确是告诉两位伯伯和小叔,有了合适的工作岗位。就把他在老家的那几个侄子,想办法运作到四九城去工作。
韩定军这也是为了让伯伯和叔叔们安心,毕竟他不是一个人,还有着这些亲族在。
其实,哥嫂们也没有什么可收拾的,除了几件换洗衣物,其它的拿去了也没有用。
家里的其它衣服、被褥都是补丁摞补丁,韩定军给哥嫂买的院子里,除了衣服没有,其它的一应俱全。
和叔伯们挥手告别后,韩定军就驱车往四九城而去。
回老家这一趟,虽然只是短暂的停留了两个小时,但该交代的也和叔伯们交代好了,没有什么可操心的了。
回到了家里的四合院里,一进院大门,四个小侄子带着三个小侄女在院里疯跑。
两位嫂子则在后面跟随着喊,别让他们把新衣服、新鞋子给弄脏了。
韩定军也不管他们,就带着大哥和二哥去了街道办,今天抓紧先把户口给落实下来。
哥嫂们的工作也给落实了下来了,毕竟他们年龄也不大。
大哥韩定国 30 岁,二哥韩定远 29 岁,他们俩都去轧钢厂工作,都是在后勤,不在一线车间。
虽然刚进厂每个月拿的是 12 级办事员 23 块的工资,可还是会往上升的。
嫂子们的工作就没有找了,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她们也不适合去工作,只是把户口给解决了。
带着大哥、二哥在街道办办完户口后,粮票和居民副食购货证也拿到手里了,现在是凭票供应的时代,你没有供应证和票,还真是不行。
现在的生活物资,那个不需要票,现在是统购统销,实行的是凭票供应,现在发行的还是全国粮票。
粮票这个时候可是被人称为第二货币的存在,票据现在是涵盖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油票、煤票、盐票、醋票、酱油票等等,不胜枚举。
韩定军和大哥二哥回到家里后,四个皮猴子和三个小丫头这会可是老老实实的,已经跑累了。
院子大了也有好处,孩子们也有地可以玩,但大了转悠起来也累。这不,七个孩子累的这会窝在他们爷爷奶奶身边不动了吧。
韩定军现在就是放养着这几个小的,等再过一段时间就不行了,该上学的就老老实实的去上学,再想这么玩,看他们娘答应不答应。
韩定军的理念里就是,孩子们应该玩的时候你别管着他们,让他们撒野。学习的时候,你把他们给有兴趣的学习方法,牢牢的定在上边。
韩定军笑嘻嘻的给七个孩子们一人一根糖葫芦,把几个小子、丫头给高兴的不知什么似的。
一个个争先恐后的谢着小叔,那好话听的你能装一箩筐,各个小嘴抹了蜜,可甜可甜。
几个小家伙也不吃独食,拿着糖葫芦就往他们太爷爷、太奶奶、高祖嘴里塞,也不嫌把他们曾祖和高祖的牙给酸掉了。
被曾祖和高祖笑着拒绝后,几个小家伙又往他们爷爷奶奶那边看去,又是笑着拒绝。
他们的父母这是没好气的白了他们一眼,说他们什么东西都往他们祖宗嘴里塞,不知道个轻重。小家伙们则是嘻嘻哈哈笑着,吃着糖葫芦,才不管你那回事呢。
反正在他们的眼里,我给祖父他们已经喂过东西了,我才吃,那就不是没有尊卑了。
小孩子也就这点好,容易记忆好的东西和不好的东西,你给他们做的什么榜样,他们就学的什么榜样。
大哥韩定国和二哥韩定远现在好奇他们的小院是什么样,着急去看。
老太爷和老太太们嫌弃他哥俩太吵,让他们赶紧走人,把韩定军给笑的没有个稳重样。
爷奶和爹娘更是不去了,嫌弃累的慌,已经看过了,有什么好看的。
几个小家伙这会也缓过劲来了,一个个争先恐后的就往外走,要去看看他们以后睡觉休息的地方。
韩定军带着哥嫂和孩子们穿过后花园,就来到了他们的院里。
这个院的院墙,被韩定军找人给开了个月亮门 ,这样进出几个院就方便多了。
大嫂和二嫂参观完他们的院子 都是高兴不已 ,两个院 正房各四间,东西厢房各三间,还左右各带两间耳房。
里边已经装修过了,壁炉、厨房、厕所一应俱全,该考虑的都考虑到了,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对她们来说,家里有的住就行,现在还是这么好的居住环境,哪还能不满意的。
韩定军也喜欢这俩嫂子的性子,虽然比较传统,但绝不迂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