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王穿之堂堂男儿,又岂能因太师的小恩小惠而枉顾大义?非我要杀董卓,董卓之死,实乃天遣!”
董旻闻言,默然无语。
因为王通说的有理有据,乃是事实。
一旁的李儒见状,赶紧上前一步,对王通说道:“暂且不论你与人合谋杀害太师一事。如今太师已经归天,再说无益。
可是,太师生前对你终究是有恩,而你今天,口口声声非忘恩负义之人,为何却要对太师族人斩尽杀绝?”
“此言谬矣!”
王通冷哼一声道:“太师族人几乎尽在前队,我已放过他们。今日堵住后军,也并非想要杀害太师的胞弟董旻。”
换了口气,又加重了语气,大声说道:
“对面的董旻将军听着,本将无意伤害董氏族人,也无意伤害你董旻。你要是想走,尽管自行离去,本将绝不会为难。今日堵住你的去路,只因你军中有一必死之人!”
“何人必死?”董旻问道。
王通冷哼一声,沉声说道:“李儒,李文优!”
……
……
董旻闻言,脸上的神色有些复杂。
原本以为自己必死。
但却没有想到,王通不仅放过了所有的董氏族人,还愿意放自己离去。如此看来,这王通也还算得上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 然而,王通提出的条件也很苛刻:要董旻杀掉李儒,这也让董旻非常为难。
见到董旻有些迟疑,王通又接着说道:
“李儒毒杀少帝,又助董卓为恶。董卓恶行十分,有八分出自李儒!因此,本将今日绝不会放过李儒。
本将限你在一刻钟内,交出李儒!
一刻钟之后,本将便会发动进攻。你区区一个车阵而已,我若是发动火攻,不过片刻之间便可将之攻破。攻破车阵,不留一人活命!”
说罢,便勒转战马,回到自己的军阵之前。
……
没多久,李儒便被五花大绑送到了王通的军中。
而王通也信守承诺。
放董旻一人一骑离开。
其它的2000多西凉军,则放下武器,向王通投降。
……
看着五花大绑跪在跟前的李儒,王通的眼神有些复杂。
论只论智谋。
这人也算是顶级谋士。
董卓一介草根出身,能够一步步爬上位极人臣的高位,李儒可谓是功不可灭。
在董卓入京之前,朝中的世家大族出身的大臣们,曾多次构陷董卓,如果没有李儒,董卓早就被害死过n次了。
入京之初,董卓只带了三千人马。是李儒妙计迭出,震慑朝野,收编南军、北军、西园军,并快速召来河东和关中的驻军,才使董卓掌控了朝堂,坐稳了相国之位。
后来,李儒也识破了王允的计谋。
可惜的是,董卓大权在握之后,便不再是当初的那个拒胡保民的英雄了,彻底魔化成了一个狂妄的魔头。
这也算是李儒看错了人,认错了主。
就如同田丰、沮授、荀谌等人也会认错主一样,这并不能说明他们不厉害,而是他们主人的性格会因环境而改变。
若论其本身谋略,应当是与田丰、沮授、荀谌等人在同一水准,比陈宫、许攸等人还要略强一些。
是杀?
是留?
王通有些纠结。
如果想要收为己用的话,李儒现已经没了主人,形如丧家之犬,也许只要给他丢一块骨头就行了。
说得文雅一点,就是:
推骨骨之,解衣衣之。
不行就再“虎躯一震”,还不行就二震三震四震五震六震七震八震……n震。再不行,就干脆“虎躯一挺”,二挺三挺四挺五挺六挺……n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