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说不过唐淑婉,陈晴气势极弱,甚至连开口的机会也没有了。
唐淑婉却不打算放过这个纸老虎。
有些人,得一次打狠了,才会长记性。
“陈同志,我在火车上听你说,你有个部队的对象,你报名下放,实际上不打算跟我们这些下放知青一块儿在农场待太久,你很快要去找你那个相亲对象结婚随军是吧?”
“那我就不得不说了,作为未来的军人家属,你要提高觉悟。”
“以后别再一口一句臭当兵的了。”
“我以为不管在部队职位大小,还是我们知青在农场发光发热,都是为建设美好生活而努力,这是一个人人平等的时代,如果你还带着阶级观念用有色眼镜看人,那恕我直言,你身上封建残余的思想要不得。”
唐淑婉都上升到封建残余思想了,陈晴完全没有招架之力。
这下不止陈晴,连打算帮嘴的于冬于燕燕兄妹也吓坏了。
生怕被扣上帽子,他们甚至往旁边挪了挪,不想让人知道他们跟陈晴是一块儿的。
与此同时,前边来接知青的农场老同志终于有反应了。
他站起身来,带头啪啪鼓掌。
“说得好,唐同志说得太好了!”
“唐同志思想觉悟很高,值得我们学习。”
他警告的瞥了陈晴几个一眼:“陈同志于同志,望你们引以为戒,少生是非。”
“这次就算了,再有下次,我会将你们的所作所为打报告上去。”
陈晴气死了气死了!
她都说了,她未来对象在部队职位很高,她在农场待不久,很快要打结婚报告随军的。怎么农场这个老同志,还一点面子不给她?
不是说农场隶属于部队,是为了给部队提供军需物资而存在的?
只能说陈晴搞不清状况,在农场待久了的老同志,有哪个不精明。
唐淑婉上车前,将手表递给部队那个杨同志的时候,农场这个姓李的老同志其实已经瞧见了。
因为部队隔农场不远,也就十几里的路程,其实这个杨排长,李同志在农场见过一次。
当时他陪着他姐夫,后勤部长一块儿来农场视察。
农场为部队提供军需物资,部队后勤部也有参与农场管理权,本来他就想结识人后勤部的领导,却苦于没有机会。
发现这个唐知青,竟然跟杨排长认识。
还有,这位唐同志交给人家那块手表,可不是什么破表。
那是一块价值不菲的瑞士手表。
一块手表七八百元钱呢!
可见唐知青救的那位小杨同志的战友,不仅家世好,在部队职位不低。
且这个唐知青还是脑子好使的聪明人,那必须得结交。
“唐知青,认识一下,我姓李,是农场育苗部的组长。”
“本来我们农场一直是周书记负责接新来的知青同志,但今天畜牧部母牛要产崽,周书记一直在畜牧部那儿守着。”
陈晴听了这话直翻白眼,敢情他们这批知青还没有牛重要?
作为在畜牧站工作过的人,唐淑婉倒是能理解。
这年头耕地全靠牛,牛是农场的重要财物。
能不让人紧张?
“李组长好!”
唐淑婉大方得体跟人握手:“辛苦你来接我们。”
这个唐知青还挺好接触的。
李组长摆手笑了笑:“不客气不客气,以后都是农场一起奋斗的革命战友……”
陈晴这样的大小姐自然不知道,牛对农场或生产队来说是多么重要,所以听到牛要产崽,农场书记才将接知青的事儿交给别人,亲自在畜牧部盯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