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郑铮在府里钓鱼之时,司马懿手捧诏书来到郑铮身后,语气恭敬的说道:
“老师,命各路诸侯讨伐袁术的诏书拟好了,您请过目。”
郑铮听闻,放下手中鱼竿,接过刚拟好的诏书,打开看了起来,一边看着一边轻声道:
“仲达啊,你觉得这上面写着的那些人,会听话么?”
司马懿摇了摇头,轻声回答:
“他们会奉召,但不会听话。”
郑铮闻言,心中思绪翻涌。
记得历史上,曹操迎回汉献帝之初,便封自己为大将军。
这惹恼了当时比他强盛许多的袁绍。
袁绍不满,意图起兵南下,夺回天子。
曹操无奈,只能向袁绍认错,将大将军转封给袁绍,同时自己转封为地位低于大将军的司空。
所以啊,奉天子以令不臣,最重要的从来都不是你的手里有天子。
最重要是你的实力要足够强大。
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实力,那么你和你手中的天子都是一样可笑。
想到这里,郑铮轻笑着发出感叹:
“是啊,若是这些人因为一封圣旨,就都乖乖听话了,这天下又哪里会乱成这个样子。”
说着,郑铮将诏书放回司马懿手中,对其叮嘱道:
“这封诏书原封不动发出去。”
“另外再发一封,昭告天下,就说朝廷将在七天后,发兵征讨袁术。”
“命沿途诸侯让路,否则与袁术同罪。”
司马懿领命,转身离开。
看着司马懿离开的背影,郑铮暗自嘀咕道:
“等这两封诏书发往天下,这场博弈,便算是真正开始了。”
两封诏书经过尚书台,被发往各地,得到消息的各路诸侯赶忙召集麾下商讨对策。
冀州州牧府内,袁绍的桌案上摆着两封诏书和一封书信。
那书信自然是曹操写给他的。
在那书信上,曹操对袁绍用尽赞美之词。
并且信中写到若非刘备和郑铮取巧,这朝堂理应由你袁绍老兄掌控。
到时候,你袁绍老兄封为大将军,节制天下兵马,我曹操第一个答应。
虽然袁绍心里也清楚,曹操写封信写的也不全都是实话。
但架不住曹操说话好听,写的都是他爱听的话。
再看看朝廷发来的诏书……那高高在上的姿态……
让袁绍当着在场一众文武的面,骂道:
“刘备和郑铮这两个混蛋,他们这是在命令谁呢!”
在场的田丰、沮授、许攸、逢纪等人面面相觑。
他们作为袁绍的智囊,也是平时最了解袁绍的人。
他们哪里不知道袁绍在气什么。
这两年里,郑铮和刘备没少为了公孙瓒恶心他们。
这两人最喜欢的,就是在他们和公孙瓒对峙取得优势的时候,基本上每次都会有一封诏书发来,对他们斥责一番,并勒令袁绍退兵。
他袁绍只要敢不听话继续打下去,洛阳附近的兵马就敢前往汤阴驻扎,直接威胁邺城的安全。
到后来,汉军也不装了,直接在汤阴屯了一万兵由庞德统领着。
最烦躁的是,那还是纯纯的一万骑兵,从汤阴出发到邺城,跑起来只要两天。
这就导致袁绍打公孙瓒都需要瞻前顾后的,打了好几年,损失了那么多的兵力,还没将公孙瓒给终结了。
这让一向看不起刘备和郑铮出身的袁绍如何能忍!?
只见袁绍一把将朝廷的两封诏书,直接扔到了火盆之中,看着火焰将诏书燃烧殆尽,袁绍的心中暗自嘀咕道:
之前忌惮汉军和公孙瓒联手夹击。
现在你汉军的注意力被我那个蠢货弟弟吸引了。
同时,又有曹阿瞒要围杀你汉军主力。
那我还忌惮个屁啊!
想到这里,袁绍咬牙切齿的说道:
“那曹阿瞒用北海郡换我军出手,牵制洛阳方向的汉军。”
“这个忙,我们帮了!”
“而且,我还想把洛阳给收入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