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确认甘宁投靠到自己的麾下,刘瑁便将目光放到你安宁身后的郑铮和典韦身上,心里想到:
此二人,跟在甘宁身后,莫不是甘宁的门客,跟随甘宁来投奔我的?
于是,刘瑁看向典韦和郑铮,问道:
“这二位是?”
甘宁立刻回答道:
“他们二人乃是我府中门客。”
甘宁侧过身来,先是指向典韦介绍道:
“此人名为典四儿,力大无穷。”
说着,甘宁又指向郑铮继续介绍道:
“此人名为郑三儿,有些头脑。”
听到二人的名字,刘瑁愣了一下,随后看着二人打量了起来,心里嘀咕道:
这都是什么名字?
这样的人能有用?
似乎看出了刘瑁的疑虑,甘宁解释道:
“公子,他们虽然名字简陋,但本事还是有的。”
“公子不妨试试他们的本事,若他们可堪大用,便赐雅名。”
“如此一来,这二人便会忠诚于公子。”
刘瑁闻言,深以为意,眼下,他能用的人实在不多,多这么两个人也算是可以壮壮声势。
于是,刘瑁挥挥手,对甘宁三人说道:
“既然如此,大家就一同落坐吧。”
待众人坐好,刘瑁想起他的处境,便眉头紧锁,沉声问道:
“如今,我的处境如何,想来诸位也是知晓的。”
“可以说是危机四伏。”
“那刘璋和赵韪不知因何忌惮于我,欲要取我性命。”
“不知诸位可否为我解惑。”
刘瑁话音刚落,甘宁和典韦同时看向郑铮。
他们都觉得这个问题,还是刺杀的策划者亲自回答比较好。
只见,郑铮面色平静,眉头微皱,假装正在思考着原因,实际上心里想的是:
你能有什么让人忌惮的?
还不是为了断了你的后路,才演了这么一下。
既然你诚心诚意的问我原因…
那我就勉为其难的编一个吧…
只见郑铮思索片刻之后,轻声说道:
“自从大公子刘范和二公子刘诞去世之后,公子您便顺势成为已故益州牧的嫡长子。”
“按照我朝祖制,只有嫡长子才可以承袭爵位。”
“所以,已故益州牧的一切理应由公子继承。”
“那四公子刘璋若要继承,便是违背祖制。”
“所以,他们想要杀了公子。”
“只要公子死了,四公子刘璋便可以轻而易举的继承一切。”
刘瑁闻言,心中恍然大悟。
这先生说的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