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的家庭情况令孩子早熟,他性格机敏、善于察言观色、寻找机会,小小年纪就比他父亲还要强上几分。
“府学在南宫坊,从清嘉坊一路向南走,穿过西市后走到琵琶桥附近就是了。”
“那边挨着文庙,开元寺和南禅寺也在旁边,每届考试前后,寺里的香火都很旺,绣了祈福的香包可以拿去卖。”
柏仁一路上嘴几乎没停过,不是念叨生意经,就是介绍风土人情,指着一条巷子说,“咱们抄这条近路,能省不少时间。”
谦川一直在认真记路,“步行到府学大概得多长时间?”
“走快些两刻多钟就够了,不过院试的时候最好还是租辆马车,免得赶不上时间,我看往年的读书人都是这么干的。”
云歌和白鹤明静静听着,谦川和柏仁一路聊了起来。
两人年龄差六岁,却能聊到一处去,谦川心思重脑子灵活,还擅长算钱,听柏仁讲赚钱的法子心里痒痒的。
要不是爹和弟弟们是读书人要考科举,而商户不许科举,谦川真想留在苏州做生意赚钱!
府学是官方设立的一府的教育机构,除了供本府的秀才们读书学习,也负责组织府试和院试。
白鹤明禀明身份后进去,在报到的地方上交自己的保单、浮票和身份文牒。
其中浮票是科举专有的一种身份辨别机制,上面记录了考生的身材相貌,很有意思。
白鹤明的浮票是出发前去县衙办的,上写着“年三十五岁身高大面微髯无痣无胎记”,还有姓名籍贯等信息,加盖了数个官印。
云歌当时看着浮票直乐,这么笼统的描述,还不如画个抽象画呢。
登记的小吏拿着浮票与白鹤明对照,确认无误后记了几笔,把东西还给白鹤明,这就算成功报到了。
整个考试流程中,考官认人只认浮票,如果你长得和浮票记录的不一样,不好意思,无论出于什么原因,都按冒名处理。
曾经有人在考前给自己刮了个胡子,因为胡子的浓密和浮票记录的不同,没进去考场,错失了珍贵的考试机会。
可见在古代读书,最好不要轻易改变自己的外形风格,不然这人工人脸识别技术分分钟把你刷下去。
白鹤明一时半会儿出不来,云歌带着家人们在府学门口的街道上闲逛。
这里是苏州府城最繁华的地段,到处都是宝马香车、绫罗锦缎。
锦衣公子们手持折扇、气宇轩昂,布衣书生头戴纶巾、吟诗作赋,偶尔还有带着帷帽的小姐结伴出游,身边簇拥着一大群下人,欢声笑语好不热闹。
“奶奶,你瞧那里是什么?”
云歌顺着霄英指的看过去,看见一群书生围着一个大告示牌,不知在看什么东西。
“谦川,你过去瞧瞧。”
谦川答应了一声,挤了过去,那些读书人都不太爱搭理人,谦川挨了几个白眼,问了好几个人才搞清楚情况。
“娘,那里贴着学政大人出的一道试题,学政大人想摸一摸苏州府学子的底子,把试题贴在府学门口,有自信的学子都可以写了文章投到他府上去。”
学政是正四品的官职,一省只有一位,负责督导本省的学子,各府的府试和院试都由他负责组织,可以说是对考科举的读书人来说初期最重要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