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孙大圣与八戒、沙僧告别陈老,来到河边。行者说道:“兄弟,你们俩商量一下,谁先下水。” 八戒赶忙说:“哥啊,我们俩的本事你也知道,还是得你先下水。” 行者坦言:“不瞒贤弟,要是山里的妖精,根本不用你们费力;可这水里的事儿,我就不行了。就算是下海过江,我也得捻着避水诀,或者变成鱼蟹的模样才能去;但要是那样捻诀,就抡不了铁棒,使不出神通,打不了妖怪了。我早就知道你们俩是惯于水性的,所以才让你们下去。” 沙僧说道:“哥啊,小弟虽说能下水,但不知道水底的情况如何。要不咱们一起去。哥哥你变成什么模样,或者我驮着你,分开水道,找到妖怪的巢穴,你先进去探探情况。要是师父没受伤,还在那儿,我们就全力征讨;要是不是这妖怪使坏,师父被淹杀或者被妖怪吃了,我们也不用苦苦寻找了,早点另寻他路,你看怎么样?” 行者说:“贤弟说得在理。你们谁驮我?” 八戒暗自高兴,心想:“这猴子以前不知道捉弄了我多少回,没想到他不会水。等老猪驮他,也捉弄他一回!” 呆子笑嘻嘻地喊道:“哥哥,我驮你。” 行者立刻明白他的心思,便将计就计说:“行,也好,你比悟净力气大些。” 八戒就背起了行者。
沙僧分开水路,弟兄们一同进入通天河内。在水底下走了一百多里远,那呆子开始捉弄行者。行者随即拔下一根毫毛,变成假身,伏在八戒背上,真身则变成一个猪虱子,紧紧贴在八戒耳朵里。八戒正走着,突然打了个踉跄,故意把行者往前一甩,“扑” 的一声,行者摔了一跤。其实那个假身本就是毫毛变的,便飘了起来,无影无踪。沙僧说道:“二哥,你怎么回事?不好好走路,就算跌在泥里也就罢了,可把大哥摔到哪儿去了!” 八戒说:“那猴子不经摔,一摔就摔没了。兄弟,别管他死活,我们先去找师父。” 沙僧说:“不行,还得等他来。他虽然不懂水性,但比我们机灵。要是没他来,我可不和你去。” 行者在八戒耳朵里,忍不住高声叫道:“悟净!老孙在这儿呢!” 沙僧一听,笑着说:“完了!这呆子死定了!你怎么敢捉弄他!现在弄得只闻声不见人,这可怎么办?” 八戒吓得跪在泥里磕头,说道:“哥哥,是我不对。等救了师父,上岸后我给你赔礼。你在哪儿说话呢?可吓死我了!你快现出原身吧。我驮着你,再也不敢冲撞你了。” 行者说:“行,还是你驮着我。我不捉弄你了。你快走!快走!” 那呆子唠唠叨叨,嘴里一直念着赔礼的话,爬起来和沙僧继续前进。
又走了一百多里远,忽然抬头看见一座楼台,上面写着 “水鼋之第” 四个大字。沙僧说:“这里估计就是妖精的住处。我们俩不知道虚实,怎么敢上门挑战呢?” 行者说:“悟净,那门里外有水吗?” 沙僧回答:“没有水。” 行者说:“既然无水,你们就藏在左右,等老孙我去打听打听。”
好个大圣,从八戒耳朵里爬出来,摇身一变,变成个长脚虾婆,两三跳就跳到门里。睁眼一看,只见那妖怪坐在上面,众多水族排列两边,有个斑衣鳜婆坐在旁边,他们都在商议着要吃唐僧。行者留意观察,四处寻找,却不见唐僧的踪影。忽然看见一个大肚虾婆走过来,径直在西廊下站定。行者跳到她跟前,问道:“婆婆,大王和大家商议着要吃唐僧,唐僧现在在哪里呢?” 虾婆说:“唐僧被大王降雪结冰,昨天抓来放在宫后的石匣里。就等明天,他的徒弟们不来吵闹,就奏乐享用了。”
行者听了,在那儿转了一会儿,径直找到宫后,果然看到一个石匣,看起来像人间槽房里的猪槽,又像一口石棺材,量了量,足足有六尺长。行者伏在上面听了一会儿,只听见三藏在里面低声哭泣。行者没有出声,侧耳再听,就听见师父咬着牙,恨恨地说道:
“自恨我江流儿命不好,生来就遭了许多水灾。
一出娘胎就在波浪里折腾,去西天拜佛又掉进深渊。
之前在黑河就遭遇劫难,如今又因冰破命丧黄泉。
不知道徒弟们能不能来救我,还能不能取得真经回故园?”
行者忍不住叫道:“师父,别埋怨水灾了。《经》上说:‘土是五行之母,水是五行之源。没有土就无法生长,没有水就无法滋养。’老孙来了!” 三藏听到后,说道:“徒弟啊,快救我!” 行者说:“你先放心,等我们擒住妖精,一定能救你脱离困境。” 三藏说:“快动手!再晚一天,我可就被闷死了!” 行者说:“没事!没事!我这就去!” 急忙回头,跳了出去,到门外变回原身,喊道:“八戒!” 那呆子和沙僧走近,问道:“哥哥,怎么样?” 行者说:“就是这个妖怪骗了师父。师父没受伤,被怪物盖在石匣下面。你们俩赶紧去挑战,让老孙我先出水面。你们要是能擒住他就擒;要是擒不住,就假装战败,引他出水,等我来打他。” 沙僧说:“哥哥放心先去,我们会见机行事。” 行者捻着避水诀,钻出水面,站在岸边等候。
你看那猪八戒气势汹汹,冲到门前,大声叫嚷:“泼怪物!快把我师父送出来!” 吓得门里的小妖赶忙跑去报告:“大王,门外有人来要师父了!” 妖怪说:“肯定是那泼和尚来了。” 接着吩咐:“快把披挂兵器拿来!” 众小妖连忙取来。妖怪穿戴整齐,手持兵器,立刻命令开门,走了出来。八戒和沙僧一左一右站定,看着妖邪的披挂。好个怪物!你瞧他:
头戴金盔,金光闪耀,身披金甲,好似霓虹。
腰间围着宝带,镶嵌着珍珠翡翠,脚下穿着烟黄色的靴子,模样奇特。
鼻梁高挺,如同峻岭耸立,天庭宽阔,仿佛龙的仪态。
眼睛闪烁,又圆又暴,牙齿像钢刀般锋利整齐。
短发蓬松,好似火焰飘动,长须潇洒,如同金锥挺立。
嘴里咬着一枝青嫩的水藻,手中拿着九瓣赤铜锤。
门 “咿呀” 一声打开,声响如同三春惊蛰的雷声。
这般模样世间少见,真不愧是号称灵感大王的威风。
妖邪走出门来,后面跟着百十个小妖,一个个抡枪舞剑,分成两排,对着八戒问道:“你是哪个寺里的和尚?为什么到这儿来吵闹?” 八戒大声喝道:“你这打不死的泼物!前夜你还跟我顶嘴,今天怎么假装不知道来问我?我本是东土大唐圣僧的徒弟,前往西天拜佛求经。你弄玄虚,假冒什么灵感大王,专门在陈家庄要吃童男童女。我本是陈清家的一秤金,你不认得我了?” 那妖邪说:“你这和尚,太没道理!你变成一秤金,这是冒名顶替的罪过。我还没吃你,反倒被你伤了手背。我都已经放过你了,你怎么又找上门来?” 八戒说:“你既然放过我,为什么又弄冷风、下大雪,冻结坚冰,害我师父?快把我师父送出来,万事皆休!要是你敢说半个‘不’字,你看看我手中的钯,绝不饶你!” 妖邪听了,冷冷一笑,说道:“你这和尚,就会耍嘴皮子,还敢夸下海口。没错,就是我施法术下冷雪冻住河面,抓走了你师父。你现在找上门来,想把师父要回去,只怕这一回可不像上一回了。那时我因为去赴会,没带兵器,才被你打伤。你现在先别跑,我跟你大战三合。三合之内你能敌得过我,就还你师父;要是敌不过,连你一起吃了。”
八戒说:“好你个乖儿子!就该这么说!看我的钯!” 妖邪说:“你原来是半路上出家的和尚。” 八戒说:“我的儿,你还真有点本事,怎么就知道我是半路出家的?” 妖邪说:“你会使钯,想必是在哪个菜园子里干活,把人家的钉钯偷来了吧。” 八戒说:“儿子,我这钯,可不是用来筑地的。你瞧:
巨大的齿刃铸就,如同龙爪一般,外表镀上黄金,好似蟒蛇的形状。
一旦遇上敌人,寒风凛冽,若是彼此相持,火焰顿生。
能为圣僧除掉怪物,在西方路上捉拿妖精。
舞动起来,烟云遮蔽日月,使开之时,霞彩明亮照人。
筑倒泰山,千虎害怕,掀翻大海,万龙震惊。
就算你威风有手段,一筑也得让你身上多出九个窟窿!”
那个妖邪哪里肯信,举起铜锤,劈头就打。八戒用钉钯架住,说道:“你这泼物,原来也是半路上成精的邪魔!” 那怪问:“你怎么知道我是半路上成精的?” 八戒说:“你会使铜锤,想必是在哪个银匠铺里帮忙拉风箱,趁机偷了这铜锤跑出来的吧。” 妖邪说:“这可不是打银用的锤子。你看:
九瓣锤身攒成花骨朵的模样,锤柄是空心的万年青材质。
这可不是凡间普通的东西,它的出处来自仙苑。
在瑶池的绿房紫菂中生长,在碧绿的沼池里散发着清香。
因为我用心锤炼,它坚硬如钢,且通灵性。
枪刀剑戟都难以与它相比,钺斧戈矛见了都不敢靠近。
就算你的钯锋利无比,碰到我的锤,也得让你的钉迸折!”
沙和尚见他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忍不住走上前,高声喊道:“那怪物!休要废话!古人说:‘口说无凭,做出便见。’别跑!吃我一杖!” 妖邪用锤杆架住,说道:“你也是半路上出家的和尚。” 沙僧问:“你怎么知道?” 妖邪说:“看你这模样,像是磨房里的师傅出身。” 沙僧问:“你怎么知道我像个磨房师傅?” 妖邪说:“你要不是磨房师傅,怎么会使擀面杖?” 沙僧骂道:“你这孽障,真是孤陋寡闻!
我这兵器世间少有,所以你才不知道它叫宝杖。
它出自月宫那无影之处,由梭罗仙木琢磨而成。
外面镶嵌着宝石,霞光闪耀,内里钻着金饰,瑞气凝聚。
以前也曾陪伴参加御宴,如今秉持正义保护唐僧。
西方路上无人知晓它,可在上界宫中有响亮的大名。
它叫做降妖真宝杖,一杖下去,管教你天灵盖碎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