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前阴霾
归德城之外,那原本空旷的土地之上,一条条深深的战壕正如同巨蟒一般蜿蜒着逐渐成型。
此时正值正午时分,温暖而耀眼的春光照耀下来,给整个场景增添了一抹生机勃勃的色彩。
就在这时,伴随着阵阵轰鸣声和滚滚烟尘,辎重连的庞大车队缓缓驶入了人们的视野,最终稳稳地停在了 235 团的防御阵地上。
235 团的团长身穿着笔挺的军装,脚蹬一双锃亮的马靴,风风火火地大步走来。
然而,当他看到眼前的景象时,顿时怒不可遏。
只见他飞起一脚,狠狠地踹向了摆放在最外侧的一只木箱。
只听“砰”的一声巨响,木箱瞬间被踢翻在地,里面捆绑好的铁丝哗啦啦地散落开来,仿佛一群受惊的蛇在黄土坡上疯狂翻滚、扭曲着身躯。
“侯大眼!你他娘送的这是什么玩意儿?蜘蛛网吗?”
张团长一边怒吼着,一边用力地踩着脚下的铁丝。
由于用力过猛,崭新的皮靴底部竟然深深地卡进了那些尖锐的铁刺之中。
侯连长见状,急忙一路小跑过来,手忙脚乱地扶正了被刚才的震动震歪的眼镜,然后迅速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油渍斑斑的出库单,小心翼翼地递到了张团长面前。
“团座,您先别发火呀!
这可是军需处正式签发的出库单啊。
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呢,这次给咱们送来的铁丝就只有五千斤。”
说着,侯连长伸出一根手指,使劲儿地戳在了那张出库单上周副官那龙飞凤舞、略显潦草的签名处,接着说道,“您瞧,周副官还特意在这里备注了一句‘战地物资减半’呢。”
听到这话,一直蹲在车辕上津津有味地啃着萝卜的徐天亮再也忍不住了,“噗嗤”一声笑出了声来。
那笑声仿佛是被压抑许久之后突然爆发出来一般,响亮而又夸张。
“哈哈哈,减半?
这周瘸子是不是把这些铁丝当成裤腰带使啦?
怎么勒得物资都缩水了一半呢!”
徐天亮一边大笑着,一边用手拍打着自己的大腿,身体也随着笑声不停地颤抖着,好像随时都会从车辕上掉下去一样。
站在一旁的张团长此时却是脸色铁青,他紧紧握着手中的刺刀,刀尖挑起一根细细的木料,愤怒地吼道:
“这椽子比娘们儿的腰还细!就凭这点东西能修什么工事?修棺材板还差不多!”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古之月忽然走上前来,只见他迅速地从古旧的背包中抽出三根同样粗细的木料,然后熟练地将它们咔嚓咔嚓几下便拼成了一个稳固的三角支架。
紧接着,他抬起脚猛地向那个三角支架踹去,但令人惊讶的是,那看似脆弱的木架竟然纹丝未动。
“报告团座,这是德国工兵教材里的桁架结构。”
古之月面无表情地说道,并从怀中掏出一本已经被烧焦了半边的《筑城学》递给张团长。
那本书的封皮上还沾染着来自金陵的焦土,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经历过的战火与硝烟。
“这种桁架结构不仅节省材料,而且其承重力要比普通的实心木梁高出三成。”
古之月平静地解释道。
张团长看着眼前这个不起眼的年轻人和他手中那本破旧不堪的书籍,一时间竟有些说不出话来。
他瞪大了眼睛,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哽住了似的,只能愣愣地盯着那本《筑城学》发呆。
趁着这个机会,候连长赶紧凑上前去,小心翼翼地递上一份清单,轻声说道:
“您看,军部这次还给我们配备了整整三十箱洋钉……”
话音未落,徐天亮突然掀开油布:
“哟!这儿还藏着周副官特供的绍兴黄酒!团座要不要验验斤两?”
听到这话之后,张团长猛地一甩袖子,头也不回地抛下了众人,他那高大的身影带着满腔的怒火,急匆匆地朝着指挥部走去。
每一步都仿佛踩在了众人的心尖上,让人不禁为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情捏一把汗。
与此同时,刚刚送完物资返回到军部的周副官,正一脸阴霾地注视着重辎连的车队。
只见他那条瘸腿在坚硬的青砖地上有节奏地敲打着,发出一阵急促的声响,犹如战鼓一般。
而他手中握着的镀金怀表链子,则像一条灵活的毒蛇一样缠绕着马鞭,狠狠地抽向了侯连长。
\"谁让你多嘴提签名的?!\"
周副官怒声吼道,他的声音如同惊雷一般在空中炸响,吓得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就在这时,机灵的徐天亮小心翼翼地从门缝里探出脑袋,结结巴巴地说道:
\"报……报告副官!
黄军长请您去喝茶呢——
哎哟哟,这茶香啊,怕是用上好的雨前龙井泡出来的后悔药吧?\"
军部里,气氛紧张到了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