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令窈承认,裴宝珠保的这桩媒,在几乎所有人眼中,都是一门好得不能再好的亲事。
王亲贵族出身、为人正派、前途光明、身边干净、未来的婆婆和小姑还同自己关系和睦。
这世上多半女子所求的婚事,也不过如此。
可崔令窈不能答应。
“宝珠,我知晓你是为我着想,可我于小裴大人来说,或许并非良配。我自然也相信你所说的这些好处。既然他是个好人,就合该找一个能与其琴瑟和鸣的妻子,过举案齐眉的日子,不是吗?”
“可令窈姐姐你本就是很好的。我四哥他一定会很喜欢你的!你怎知,你就不是那个能与他琴瑟和鸣的人呢?”
裴宝珠不想让崔令窈入宫。
都不用说旁人,母妃和父王这些年感情倒算是好了,外头也常说他们夫妻和睦,感情甚笃。
可她身为二人的女儿,看得最是清楚。
自己可是听闻过,当年母妃刚嫁进王府的时候,因为那位周庶妃受了多少委屈?
便是如今夫妻感情好了许多,父王的后院中也是有侍妾庶妃在的,父王歇在她们院中的时候,母妃经常也会露出落寞的神情。
母妃出身世家,哪怕是当年周庶妃猖狂之时,父王也对她持有最起码的尊敬。
如今这些姬妾更不敢有丝毫冒犯的心思。
但就算如此,母妃也有许多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心酸苦楚。
而令窈姐姐的家族……
那些人,不扯后腿就算好了!
“陛下是个好人,可不一定是个好夫君!令窈姐姐,我总觉得你不该被拘束于后宫中的!”
裴宝珠想了想,还是将这句有些“大逆不道”的话说出口。
而且,她总觉得,令窈姐姐自己也是不想入宫的。
她听过先成阳伯和夫人之间的感情。
一生一世一双人,两人之间从无隔阂误会,生死相随,是真真正正的神仙眷侣。
令窈姐姐从小看着爹娘这般的感情,她真的甘愿入宫去做后宫三千人中的一人吗?
荣华、名利,她总觉得这些都不是令窈姐姐所看重的。
若她想要真心,那入了宫,便没有求得真心的可能了。
“这世上没什么该不该的。宝珠,我多谢你为我思量的这条路,但入宫与否如今还为定夺。且入宫,也不一定是件坏事。这世上有人求情深携手的专一,有人求荣华富贵的前程,也有人求的是平平淡淡的顺遂。我所求的,或许只有陛下能给我。”
为爹娘报仇,让当年的真相大白于天下。
这便是她所求的。
世上并非所有事都能称心如意。
她求了一面的圆满,必然就要放弃另一面。
这很公平了。
崔令窈的话,让裴宝珠彻底陷入了沉默。
她知道,令窈姐姐已经做了决定了。
“不管入宫与否,令窈姐姐,我也好,康王府也好,都记得你当日的恩情。”
最后,她只能如此说道。
裴宝珠的这句话,便是一句未曾明言的承诺了。
日后,便是崔令窈入宫了,只要她有需要裴宝珠或是康王府出手相助的地方,在不伤害陛下的前提下,他们都会尽力去做,以报答她当日的搭救之恩。
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康王府愿意去做崔令窈的“母家”。
有王府作为后盾依仗,即便日后后宫进了再多佳丽,只要崔令窈不犯下什么大错,她这一生都可保平安顺遂。
崔令窈明白,这句话不是裴宝珠一人便能说出的,必定是经过了康王夫妇的首肯。
无论这句话几分出于真心,几分出于对圣心的考量,几分对未来局势的博弈,但如今,崔令窈都承他们的这份情。
“你既唤我一句姐姐,那我便也腆颜应下了。宝珠,你放心,无论如何,我都会将自己的日子过好的。”
崔令窈此时心中也是有几分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