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府,空旷的书房。
柳逸尘站在周允面前,手里捧着一份刚写好的文稿。
他一身青衫,气质儒雅,与这肃杀的环境有些格格不入,但眼神清亮,带着智者的从容。
“主公,安民告示的初稿,请您过目。”
周允接过稿纸。
上面的字迹工整,语句却异常通俗。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引经据典,全是老百姓能听懂的大白话。
“云城百姓们,听好了!”
“我是周允。”
“王有城跑了,以后这云城,我说了算。”
“以前王有城怎么对你们的,我不管,但是从今天起,我的人进城,不抢东西,不欺负人。谁敢乱来,军法处置,脑袋搬家。”
“城里乱了一阵子,大家日子不好过。从明天起,府库里的粮食连开三天仓,家里实在没米下锅的,凭户籍来领。”
“做买卖的,种地的,只要安分守己,没人找你们麻烦。”
“那些投降的当兵的,想回家的,给路费。”
“想跟着我干的,管饭,有饷拿,但得守规矩。”
“王有城的那些狗腿子,干了坏事的,正在抓。大家有冤的,可以去府衙门口的鸣冤鼓那儿说,我派人听着。”
“总之,一句话,跟着我周允,有饭吃,有安稳日子过。谁想捣乱,谁想回到以前那种日子,我第一个不答应!”
周允看完,点了点头。
“很好。”
“够直白,够实在。”
他看向柳逸尘。
“逸尘先生这笔杆子,果然厉害,不是写给那些酸儒看的,是写给这城里每一个活生生的人看的。”
柳逸尘微微躬身。
“主公谬赞,乱世安民,需用重典,也需用百姓能懂的语言,给他们最实在的定心丸。”
“去吧,多抄录几份,贴满全城。”
周允挥手。
“是,主公。”
柳逸尘退下。
很快,这份更加详细、更加口语化的安民告示,出现在云城的大街小巷。
百姓们围观着,识字的人念给不识字的人听。
“真的开仓放粮?”
“还不抢东西?”
“还能告状?”
疑惑、将信将疑、逐渐燃起的希望……各种情绪在人群中蔓延。
第二天,将军府前的广场和几个主要粮仓外,果然排起了长队。
周允的士兵们架起大锅,开始施粥。
同时,严格按照户籍,给真正困难的家庭分发粮食。
秩序井然,没有推搡,没有哄抢。
负责维持秩序的士兵,虽然表情严肃,但动作规矩,没有对百姓呵斥打骂。
领到粮食和热粥的百姓,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安心。
“这周将军,好像……真跟王有城不一样……”
有人小声嘀咕。
城郊,一处临时开辟的营地。
数千名投降的云城守军,被集中在这里。
他们茫然地坐在地上,等待着未知的命运。
陈默带着一队士兵走了过来。
“都起来,排好队!”
士兵们懒洋洋地站起来,队伍歪歪扭扭。
“愿意回家的,到左边登记,领路费走人。”
“愿意留下,加入周将军麾下,吃粮当兵的,到右边登记。”
陈默的声音不高,但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人群一阵骚动。
“真的让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