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见过右侍郎大人!”
抱拳一礼,王阳略微躬身,身为正七品龙卫,有官阶在身,不是平民,却不需要如一般江湖武者,行跪拜之礼。
“你受伤了?”右侍郎一句话,让妙云道人脸色阴沉下来。
大秦史官入纯阳,考察筑基法第十层功夫,竟然有人伤害纯阳弟子,简直就是打纯阳宗的脸面。
“无妨!”王阳淡淡道。
在礼祭殿中,不仅来了一位礼部右侍郎,随行的还有一位史官。
妙云道人古板而严肃的脸上,浮现一丝满意的笑意,该有的礼节是一点也没有疏漏。
他后退一步,躬身一礼,说道:“请右侍郎大人见证!”
“史官,开始吧!”右侍郎淡漠道。
“是,大人!”
大秦礼部史官,看上去是一位瘦弱的老头,手持毛笔和书册,身着官服,一脸严肃的望着向王阳。
洪亮的声音响起,道:“世间有言,纯阳宗《蛰龙法》第十层,圆满境界拥有一匹龙马之力,为防止幻象作假,请一位后天大成的武者出手,进行印证,小老头执笔定册,史记造册,流传后世,容不得半点疏漏。”
“史官!”
右侍郎出声,道:“本官可见见证,洞悉虚幻。”
“大人,执笔定册,史如明镜,下官需慎重,未免后世质疑,成为笑话。”
这老头刚正不阿,一点也不退让,身为史官,武道修为稍弱,官拜六品,立朝历代身份特殊,即便是官至四品的右侍郎,也不好多说什么。
此时,礼祭殿前,诸峰弟子神情激动,露出期待的神色,《蛰龙法》第十层功夫,可没有见过。
“大人,史官刚正,为青史见证,真金不怕火炼!”
妙云道人一礼,郑重道。
右侍郎眉头紧锁,道:“如此,是本官失礼了,纯阳宗哪一位青年才俊愿意出手,为史见证。”
大人言重了。
妙云道人目光扫视,开口道:“诸峰,有哪一位愿意出手。”
诸峰不少弟子,露出迟疑的神色,为青史留名,见证书册是好事,可是又有谁愿意成为他人的垫脚石。
后天大成的修为,整个纯阳宗,弟子辈分排序,又高到低,和、宁、静、清四字四辈。
轮到王阳这一辈,正是清字辈。
“向王亲传讨教!”
话音落,人群散开,走出一名年纪约莫二十三、四的青年道人,面容冷峻,头戴插着一个乌木枝。
身背一口纱布缠绕的四尺长剑。
“开阳峰,清舟师兄!”
“三年前大比,这位清舟师兄排名一百二十一位,修行《血光剑》,阴冷狠辣,已经得其精髓。”
不过,那时候他的修为,是后天小成境界,传闻,三个月前,十二正经已尽数贯通,突破入大成境界。
一些弟子开始交谈,诸峰内门弟子,有人露出玩味,有人沉吟,有人冷笑,当日这位第四亲传,晋升《蛰龙法》第十层。
摇光峰上血光大手,有不少人亲眼所见。
这是摇光峰和开阳峰的恩怨,一些人弟子不懂其中,多半难以解开。
如今,这位清舟师兄不知得了上面的指示,还是想试探一下,这位新晋第四弟子,武力到底是到了哪一步,要摸清真实。
而其中的道道,许多弟子并不清楚。
他们在乎的是第十层《蛰龙法》,至于谁出手?哪一峰出手,都不重要。
外门弟子眼珠都怒睁,很多尚未筑基,《蛰龙法》还有精进的机会,若是能透彻几分真意,有所领悟,参悟七层之后的功夫也是可能的。
以第七层和第八层的《蛰龙法》筑基,待遇是不同的。
一旦第八层筑基,年纪不大,甚至被一峰先天高手看中,收为入室弟子,能的一位先天高手指点,相信在武学之路上走的更远。
大殿前,王阳转身神色淡然,望向这位开阳峰的入室弟子清舟。
平淡道:“既然有人想看,王某自然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