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跟着令牌的提示,来到一处山峰之下。
一座座的高大宫殿,气势磅礴,一裙裙的辉煌的建筑,眼前是一处大殿,挂着一块叫‘百草堂’的牌匾。
充满庄严雄伟。
“请出示身份令牌!”
殿前,站着两尊身穿灰袍的弟子,手持宝剑,不经意间,释放的气息,强大而雄浑。
王阳暗自沉思,想来这就是镇守百草堂的弟子。
“取出令牌,验证通过!”
“嗯,新晋弟子,你可以进去了!”
一名灰袍道士微笑道。
王阳客气的一礼。
进入大殿后,一个个整齐的书桌,坐落有三十人左右,前方是一个白胡子道士,手持一本三字经,摇头晃脑的,俨然是一副教书先生的神态。
“安静!”
“你是新来的弟子!”中年道士淡淡道。
“是!”王阳轻轻点头。
中年道士闻言,先找个位置坐下,跟着读书。
等王阳坐好,拿起桌子上的书本,中年道士开始一字一句的读起来,众人有模有样的学一句。
一个时辰后。
一本三字经读完,众人目光灼灼,看着上方的道士,眼中充满了无奈。
似乎下一刻,就会发生什么不好的事?
王阳目光扫视一圈,见众人如此,心中不由的一丝紧张起来。
“跟着写!”中年道士轻声道。
众人拿起桌子上的毛笔,开始对着三字经,在白纸上一笔一划的书写。
其实,学习读书,朗读不难,最难的是写,是练习。
不过幸运的是,这帮弟子只有三天的时间,百草堂的目的是认识字,简单书写就行。
否则,就算幸运的遇到一本武功,不认识字,更别说读意思。
说的在高深点,武学之道,在于积累和阅历,知识对于武者的领悟,有催化剂的作用。
事实上,江湖中人,不管是武林世家,还是一流门派,甚至是镇古太宗都要读先辈的古籍。
长见识,开智慧,修行武学的过程,孕育内家真气,突破生死玄关,追求巅峰武力。
大秦天朝执掌天下,以武止戈,重武轻文,一个真正学武之人,都至少读过书,学过先贤的道理。
王阳短短一个时辰。
就明白知识的助力,学习起来更认真。
中年道士看似放荡不羁,能够开辟气海,孕育内家真气,读书开智,一身先贤道理,各种杂记古文,道经佛书,诸般积累是相当可怕。
王阳精神力先天强大,前世的通读的诸子典籍,也在浮现,今世的一路苦难,也是生出一丝武道之心。
眼下,武道之心还极为弱小,需要王阳亲身千劫百难的淬炼,坚硬如铁。
在精神力的加持下,王阳如干涸的海绵,遨游在知识的大海中,汲取对自身有利的知识。
百草堂内。
两边堆积着古文典籍,王阳在练习完后,请示了中年道士,浏览窗边的书籍。
中年道士不语,轻微点头。
心中掀起涟漪,这少年有点意思,其他的弟子在读书,无比的痛苦。
这小子主动,要求进步,不放弃任何一次机会,好苗子。
此时,摇光峰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