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两日便是娘舅家小孩满月酒。
吴氏带着家里一众小辈去镇上,除了给他们添置新衣服,顺便还买些布料,参加满月酒。
作为亲姑姑,吴氏是需有所表示的。
几个小孩很少来镇里,脸上透露着新奇的打量。
到了成衣坊,吴氏抱着孩子,让孩子们自己挑选,两个女孩子选了时新的鲜嫩碎花衣。
莫小天对穿的没什么要求,只要不是烂的就成。
吴氏与莫家成虽都是农户出身,但是两人的长相,放哪儿都是亮眼的,所以生的几个孩子长相也不差,平时干了农活灰头土脸,洗尽泥垢后,个个俊俏好看。
吴氏知晓男孩子不擅长挑选这些,便帮着挑选了一身。
莫小天穿上新衣,站在镜前,身形略显单薄,修长脖子能看到洁白突出的喉结,棱角分明的脸与莫家成三分相似,但是十五岁的莫小天更为俊秀。
“拐子,别傻站着,你也去试一身!”
吴氏也给踌躇的张拐子挑选了一套布衣。
他今天身上穿的是莫小天以前的旧衣,但是身高没有莫小天高,看着有些宽大。
店小二打量的目光让他有些不自在。
在吴氏的催促下,才慢慢的走进试衣间。
吴氏的眼光是毒辣的,拐子身上的衣服很合身,就是那一头炸毛的头发配着有些奇怪,但是与乞丐娃子的造型已经差很远了。
店里老婶娘拿着梳子过来帮他将头发给束了起来:“再调皮也要记得正衣冠呐!冠必正,纽必结,衣领袖口无污迹,方显君子之儒雅。看,多俊得小伙啊!”
吴氏眉目温顺含笑:
“婶娘说的对,孩子们平日里皮,我疏忽管教了。”
然后还给他们又挑了几根纶巾和女孩的发带。
布条子将头发竖起来后,拐子那张眉清目秀得脸便显露出来。
接收到大家的目光他却垂下了头。
一趟集市,大家满载而归。
去娘舅家路上要花不少时间,在村里借来马车,全家人一起出发,而家里就留给拐子帮忙照看几天。
这一去就要花掉一天一夜的时间,但是最小的孩子可经不住折腾,而且莫家成重伤才好,也不能长时间驾马前行。
晚上他们找了个住处,休整一晚,等到第二日早上才出发。
沿途翻山还要穿过几个小镇,那些小镇没有来福镇繁华,都是三四百户人家聚集居住一起,然后勉强称为一个乡镇。
外家住在一个叫莲花镇的地方,但是也并非镇上,而是临镇不远的村庄。
这边土地山坡居多,可耕种田较少,许多人家往地里种些果树还有草药。
莲花镇也算是附近有名的草药之乡。
在天暗下来之际,他们终于到了外祖家。
吴母出门迎接,二人一见面,就上演一出母女情深。
一阵寒暄后,吴母就连忙招呼他们进院。
吴氏老两口就生了吴家兄妹两,长兄与吴氏先后没多久成亲,加上还在月子的老幺,共育有三子,老大十六,老二已有十岁。
一家七口人,但是这院落却不比莫家的院子小。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立的房间,且不像莫家那般看着破落,房子都是圆头实木,看着扎实。
唯有柴房与养牲口的栅栏是山中奇形怪状的石头规矩的堆砌。
比起普通农户,吴家算得上富足之家。
满月请客的饭菜都是自己准备,都是村里人互相帮忙,不像现代在农村可能请乡下厨子帮忙。
女人待在厨房,男人就杀猪宰羊,分工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