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虎乖巧的俯身行礼,“谢谢孙爷爷!”
孙绵绵挥手,“先回去收拾好,不怕累就过来呀!回去后,我们就开始清洗了。”
“我不怕的!”王大虎说得很大声,且斩钉截铁。
就如他坚定的跟着进山一般。
那些人一看两家都关上了院门,也不听墙角了,无趣的各回各家。
王家
王大娘早就把大虎背上的小背篓接了过来。
“这么重?都是树根吗?”
王大虎狡黠的眨眼,“奶,你猜猜看。”
“哟!进一趟山,就这么高兴。打到猎物了?”
“打到了,有野鸡还有野兔呢。”
听到王大虎的炫耀,劳作一天正在歇息的王爷爷和大虎的爹王根生前后脚从堂屋走了出来。
同时走过来的还有他的叔叔王水生和婶婶刘二妮,以及手拿锅铲的娘亲郑月娥,小跟屁虫二虎。
郑月娥激动的声音尖细,“真的?在哪里?”
农家人一个月难得见一次肉。
尤其是农忙的时候,最馋那口肉了,何况还是免费的肉。
最重要的是,自家小子第一次进山就有收获,让他们既惊又喜,骄傲又自豪。
王大虎很是兴奋。
以往,除了调皮捣蛋被追着打的时候,家里所有的目光才会聚焦过来。
这一次,是因为他打猎有收获了,而被家人关注。
他小心的把葛根放在地上,一边说:“绵绵姐说,这叫做葛根,不是树根。可以卖钱,也可以做吃食。等下我要拿去绵绵姐家学着处理,处理好了价钱能卖得高一点。”
能卖钱?做吃食?
几个大人拿起葛根看了又看。
王大爷终于认出了葛根,“这个确实能吃,六几年闹饥荒的时候,我们去山里挖过。
但是不知道它的名字,看到它的藤藤我就认识。
没想到还能卖钱,还是多读书好,大虎今年冬天必须去读书,再苦再难也不要苦了孩子。”
王大娘叹息,“是呀!我们都吃了没读书的苦。
你看看孙家,当兵的当兵,读书的读书。
孙老头没有田地,更没有其它进项,靠着几十块的补助金,勒紧裤腰带也要送三个孩子读书。
你们看,绵绵多读书认识了药材,日子一下子就有了盼头。”
王根生深吸一口气,似乎下定了某种决心,“读书,娃娃们都送去读书。我们几个大人,总不能比不过孙大叔一个吧。”
王水生附和:“好!大虎和二虎一起去,三妹还只有五岁,等两年也送。”
王大虎没想到,他进一次山,转述完葛根的用途,竟然得到了读书的机会。
他可是做梦都想读书,也很羡慕会读书的孙二哥。
这,更加坚定了进山打猎积攒学费的决心。
“你看!这一只野鸡是孙二哥奖励我胆子大给我的。
这只野鸡和野兔,是我自己打的,用绵绵姐送的弹弓打的。”
王根生狐疑:“用弹弓就能打猎?弹弓呢,给我看看。”
猎人的标配一般是柴刀和弓箭,没听说过用弹弓就能打猎的。
倒是小孩子用弹弓射鸟雀,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