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国
如今的常山国可谓是名存实亡。
因为黄巾起义的缘故,诸侯王刘暠早早就卷钱逃跑了,生怕波及到自己身上。
他可是听说过,好几个王爷兄弟都被黄巾军从府里抓出去留学进修去了。
这些在太平道留学的王爷可想而知,不是疯了就是死了。
没了诸侯王,没了国相,常山倒是破败了许多。
“师尊,咱们这是去哪啊?”
关羽扛着青龙刀,一脸好奇的问道。
“真定赵家村。”
“听说赵家村有一大机缘之人,为师准备将其收为弟子。”
黄殊骑在驴上,笑着说道。
此番游历,就是为了多收些弟子。
弄个三千门徒,以后自己好好的享福。
只可惜,这都出来快一个月了,就收了俩徒弟。
虽说路上也有一些想要拜师的。
但是黄殊见他们与自己无缘,就婉言拒绝了他们。
“常山真定?”
“听我父亲说,早年枪神童渊曾收了一个常山的徒弟。”
韩猛挠了挠头,开口说道。
“韩老刀王还和童渊认识?”
黄殊挑了挑眉,诧异的看向韩猛。
“没错,戟宗李彦、枪神童渊、剑圣王越以及我父刀王,都是故交。”
“虽然已有许久未曾见面,但听说他们都有传承。”
“我家刀法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其余几家倒是没这个说法。”
“不过听说戟宗已经逝世多年,说是有几个弟子受其传承,但却无一人闻名于世,怕是学艺不精断了传承。”
“剑圣王越一心求权侍奉朝廷,早年为了献上投名状,孤身一人持剑杀入胡寇军中,将其首领头颅割下,换的一身功名,如今据说在皇宫中教授皇子皇女剑法。”
“至于枪神童渊行踪飘忽不定,已经许久未曾在俗世走动了,有多少弟子门徒,未有耳闻。”
韩猛一提起这件事,立刻来了精神,如同倒豆子一般将老一辈人的秘辛说了出来。
“慎虚子,你倒是知道的多。”
关羽瞥了韩猛一眼,说道。
“”
韩猛原本的兴致勃勃,立刻变的萎了下来。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别人或许是当故事听了,但他却走心了。
“戟宗?”
“用戟牛逼的可有不少啊。”
“飞将吕布,恶来典韦,好像还有个太史慈。”
“虽说三人的戟不同,有短有长,但确实是用戟的没错。”
黄殊眉头微微皱起,暗暗在心中想道。
虽说吕布的名声在后世有些臭,但具体如何还得亲自见过再说。
人云亦云的事情要不得。
再说了,若真有机会,大不了和关羽一样,喂一粒儿魔障丹,一切就都解决了。
身为师长,就是要点化众生,劝人向善的嘛。
“慎虚韩猛啊。”
“你听你父亲说童渊在常山收徒这件事,是多久之前的了?”
黄殊一甩拂尘,询问道。
“大概六七年有了。”
“据说童渊每隔几年就会下山一趟,目的就是为了寻找一个合适的继承人,来传承他的枪法。”
“听我父亲说,枪神童渊言称自己后人中根骨都不算好,所以只能收弟子来传承衣钵。”
韩猛思索了一下,便开口道。
众人一路闲聊,经过数次打探后,终于找到了赵家村。
赵家村位于真定县以西三十里处的一座山脚下。
村子依山而建,远远看去炊烟袅袅,显得很是静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