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殊和张宁师徒之礼,其实很简陋。
甚至只有少数的几个人知道。
比如张角三兄弟,以及黄巾军的几个大将。
毕竟黄殊的身份在那。
师叔祖收了徒孙女为徒,实在是有些不好说出口。
这一下子让黄巾军上上下下,辈分全都降了一个档。
“师叔,你觉得,我们太平道该如何才能够推翻大汉呢?”
张角看向黄殊,一脸认真的问道。
“时机未到。”
“眼下黄巾军的劫难还未完全结束。”
黄殊皱了皱眉,然后十分严肃的摇了摇头。
黄巾想赢?
很难,非常难,难于上青天。
农民起义,需要有很多因素在其中,才能够获得最后的胜利。
起义军所面临的问题,往往都比世家子弟起兵于乱世要难得多。
世家子弟无论是名望、人脉、背景,都远非一群泥腿子组成的势力能够比得了的。
从汉末初期二袁相争就能够看出来,乱世的烽火一直都是在围绕那些背景滔天、威望如山的世家子弟。
农民起义军,只是世家想要改朝换代推出来开第一枪的棋子。
“劫难?”
“我军刚刚获得胜利,更是缴获了不少兵器甲胄,不知又有何艰难?”
“师叔可否能透露一丝天机?”
“若是师叔此言有违天道,那还是算了,以免影响师叔的修行。”
张角迫切的想要知道黄巾军的劫难,但又有些担心对黄殊不利。
正所谓泄露天机之人,必遭上天反噬。
哪怕师叔是黄天大神,他们也恐他出现危险。
“天道?”
“修炼一途,本就是逆天而行。”
“若是事事顺应天道,修的什么仙,证的什么果位?”
“干脆做一世凡人,百十年后化为一捧黄土。”
黄殊一脸高深莫测的神色,同时言语间满是傲意。
仿佛他们所敬畏的上天,在黄天眼里如同草芥。
强,太强了!
师叔到底修炼到了何等境界?
“那不知我军还有何劫难?”
张宝眼中带着敬畏,好奇地问道。
“黄巾军有两大劫难。”
“第一劫,仍是官军。”
“此战官军虽败,但却并未伤筋动骨,董卓失利,下次来的必是朝廷之中能征善战的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