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壁之上,在那几篇功法的右侧还有一段文字:
“余自幼长于少林,虽青灯古佛,亦无忧无虑。后有奇遇,破解珍珑棋局,得逍遥派掌门传功,承逍遥掌门之位……八十岁时,妻子离世,余人间了无牵挂岁,遂剃度出家,重返少林,后游历天下……
惶惶百年,不过转瞬,纵有盖世奇功,亦难留亲人性命。再百年后,何人知我?人生一场大梦,逍遥难求,大梦易醒。
诸般法相,皆是虚妄。佛法虽明,心却难静。留书于悬崖峭壁之上,述遍平生,又有谁知?
若后世有缘之人到此,学此武功,当秉善心,行善事,无愧于天地……”
就算是再厉害的武林高手,也不过是在江湖上称雄数十年。百年之后,又有几人知?或许,这也是那些高手为什么总喜欢留下一些传承、秘籍,想必也是希望后世有人能够记得他们。
当今这个世上,要说对虚竹最了解的,或许就是自己这个后世来人了。
将那几门功法阅览一遍之后,顾阳又取出纸笔,开始记录、抄写,对每一个文字和每一个图案都一丝不落的记录完整,并详加对照,确认无一错漏。
顾阳储物空间里面有的是饮水和食物,也不着急离开,就在这山洞中修炼起来。
由于《九阳真经》之中蕴含了《小无相功》中的武学精要,还柔和了佛道两家的其他武学,比原版的《小无相功》更加精妙。顾阳也就没有再去练《小无相功》,只是拿来做参考。
《天山六阳掌》乃是道家玄妙掌法,威力丝毫不下于降龙十八掌,且更加灵动飘逸,闲雅清隽。
《天山折梅手》,虽然只有三路掌法,三路擒拿法,却包含了逍遥派最上层的武学精义,变化繁复,包罗万象,能将天下各种武学招式化入其中,倒是和那号称一剑破万法的《独孤九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再加上天下至刚至猛的降龙十八掌,顾阳瞬间多了几门绝顶武学。
顾阳原本所学的华山剑法,破玉拳法等武功,与这些绝顶武学相比,都太过粗浅。即便是比起全真剑法,都稍有不如。
如今有了这些功法之后,又彻底弥补了顾阳的短板。
内功以《九阳神功》为主,再加上《易筋锻骨篇》和《小无相功》。招式有了这几门功法,再加上升级后的轻功,以及其他一些辅助性的法门,已经是当世最顶级的配置了。
几天后,顾阳用那座假山重新封住洞口,离开灵鹫宫遗址,并将自己之前钉着的几根绳索取回,这才离开缥缈峰,朝着下一个目标而去。
两天后,顾阳凭借一手新学来的“天山折梅手”,轻松打上西域金刚门,得到了《金刚伏魔功》《大力金刚指》《般若掌》三门少林绝技,并从金刚门掌门口中,得到了“黑玉断续膏”的配方。
当年,火工头陀打出少林,凭借这三门少林绝技创立西域金刚门。由于金刚门的“大力金刚指”功法不全,修炼时需要捏碎骨骼进行实验。故而,金刚门花费几十年的时间,研究出了专门治疗粉碎性骨折的“黑玉断续膏”。
后来,这金刚门又出了几个家伙,投靠了汝阳王府,还先后废了武当七侠中的俞岱岩和殷梨亭。
如今,顾阳提前得到了这“黑玉断续膏”的配方,还得到了一些现成的“黑玉断续膏”备用。
之后,顾阳的此番西域之行也算圆满结束,不枉费他大老远的来一趟。
就在顾阳准备返回终南山时,忽然听到有人提起,最近昆仑派出了两位年轻高手,凭借“两仪剑法”打败了不少成名高手。
顾阳顿时来了兴趣,也不着急返回终南山,转道而行,朝着昆仑派所在地而去。
在西域昆仑山一带方圆千里之内,昆仑派也是数一数二的名门大派,向来以剑法闻名。
只是由于此地距离中原太远,昆仑派的弟子少有去中原行走,也并不出名。
顾阳一路来到昆仑派山门之前,运起九阳神功,吐气开声:“久闻昆仑派剑法卓绝,特来领教!”
这一声喊出,声音浩浩荡荡,气势雄浑,如千军万马,响彻在整个山谷之中,顿时将整个昆仑派门人都吓了一跳。
紧接着,便有一群身穿白衣,手持长剑的剑客鱼贯而出,一脸戒备的看向山门之前的顾阳。
不多时,又有一男一女并肩而来,两人都是三十来岁的年纪,气息沉稳,目光锐利,显然也是高手。
那两人打量了一眼顾阳,都有些不敢相信,刚刚那声音是眼前的年轻人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