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内。
随着最后一份奏章批复完毕,心情大好的弘历,决定前往皇家文渊阁,在书海墨香间放松身心。
“小李子,摆驾文渊阁!”弘历起身,明黄龙袍随风飘动,腰间玉佩叮当作响。
弘历的贴身太监李玉立刻尖声回应:“嗻!奴才这就安排。”说罢,一路小跑,引领弘历走出养心殿。
穿过悠长的宫道,众人来到文渊阁,文渊阁飞檐斗拱,气势恢宏,朱红宫墙庄严肃穆,在繁茂古树的环绕下,更显古朴典雅。
弘历负手沿着荷池漫步,李玉紧跟其后,连大气都不敢出,时刻留意着周围的动静。
就在这时,阁内传来一阵朗朗的吟诗声,清脆悦耳且字正腔圆。弘历心中好奇,抬眸望去,只见固伦和敬公主拉着路易莎公主,正与大学士梁诗正一同从阁内走出。
路易莎公主一袭鹅黄色改良旗装,将她高挑的身材勾勒得淋漓尽致,一头金发松松挽起,斜插着一支翡翠簪子,蓝眼睛宛如深邃的湖水。
当她的目光触及弘历的那一刻,整个人瞬间怔在原地,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在远渡重洋之前,她曾听闻东方帝王神秘而威严,原以为是一位面容冷峻、不苟言笑的君主形象。
可眼前的弘历,竟有着超乎想象的俊朗外表,举手投足间散发的王者之气,让她心跳不由自主地加速。
“皇阿玛!”固伦和敬公主老远就欢快喊道,拉着路易莎公主快步走到弘历面前,屈膝行礼。
路易莎公主这才回过神来,脸颊微微发烫,跟着盈盈屈膝,行了一个标准的旗礼,用略带羞涩的汉语说道:“中华皇帝陛下,今日能在此拜见您,是路易莎的荣幸。”
弘历微笑着看向路易莎公主,眼中满是赞许,说道:“公主来我大清两年有余,汉语说得这般地道,想必下了不少功夫。”
这时,梁诗正上前一步,恭敬地行了一礼,大声汇报:“陛下,路易莎公主天赋极高,且勤奋好学。
这两年多来,不仅熟练掌握了汉语读写,对诗词歌赋、经史子集也钻研颇深。
就拿前几日来说,她观园中雪景,写下‘雪落宫墙映月寒,琼枝玉树舞阑珊。清辉洒落三千界,疑是仙庭玉宇间’,诗中意境独特,用词讲究,令人赞叹。
在经史学习上,公主对《论语》《史记》等典籍理解深刻,时常能提出独到的见解,连臣都深感佩服。”
弘历听后,满意地点点头,带着众人步入文渊阁。阁内书架林立,经史子集琳琅满目,散发着淡淡的书墨香气。
弘历随手从书架上取下一本《诗经》,笑着问路易莎公主:“公主既对诗词感兴趣,这《诗经》中的篇章,想必有所涉猎?”
路易莎公主脸颊微红,目光有些躲闪却又忍不住看向弘历,落落大方地回应:“回陛下,梁大人曾悉心讲解过《诗经》。
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描绘出女子出嫁时的美好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与祝福之意,让人过目难忘。”
众人来到阁内宽敞的露台,李玉早已指挥宫女摆好茶具,宫女们动作娴熟地煮水、泡茶,瞬间,袅袅茶香弥漫开来。
弘历端起茶盏,向路易莎公主介绍道:“这是我大清的龙井,外形扁平光润,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醇爽口,不仅口感绝佳,更有提神醒脑、养生健体之效。”
路易莎公主接过茶盏,轻嗅茶香,浅抿一口,赞叹道:“这茶清香悠长,咽下后回甘无穷,和英国的红茶截然不同,别有一番风味。”
夕阳西下,天边被染成瑰丽的色彩,余晖洒在文渊阁的琉璃瓦上,与荷池波光相互映衬,宛如一幅绝美的画卷。
弘历与路易莎公主就中英文化、习俗畅所欲言,路易莎公主时不时偷偷看向弘历,心中的好感如燎原之火,熊熊燃烧。
待天色渐暗,弘历起身对李玉说道:“小李子,摆驾回宫,今日与公主一番交谈,让朕对两国文化交流的前景更有信心了。”
言罢,在李玉和众人的簇拥下,朝着紫禁城的方向走去,而路易莎公主的目光,始终追随着弘历远去的背影。
几日后,庄亲王允禄听闻弘历在文渊阁与路易莎公主相谈甚欢,心中顿时有了主意。
回想起访英期间,允禄深入英国的大街小巷、学府工厂,议会里激烈的辩论,工厂中蒸汽机的轰鸣,学府内活跃的学术氛围,都让他深受触动。
回国后,允禄一心想要改变大清上下对西洋的偏见,他将访英见闻编写成《英吉利见闻录》,刊印后在朝堂与民间传阅。还在王府开设西学讲堂,举办西洋器械、文化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