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天府尹也站出来表态:“陛下,臣赞同鄂大人的提议。如今京城治安现状急需改变,如此整合有望改善局面,臣愿全力配合。”
见鄂尔泰一派占据上风,步军统领和五城察院的官员虽心有不满,但见陛下态度坚决,也不敢再多言。
这时,一位官员出列问道:“陛下,若依此方案,那这新部门名称是什么?隶属何处?是归步军统领衙门,还是五城察院,亦或是独立存在?”
鄂尔泰立刻拱手回道:“回陛下,此事关系重大,臣不敢擅自做主,还请陛下圣裁。”
弘历微微颔首,神色从容地说道:“合并后的组织名为京师警察局,至于隶属关系,朕思量再三,决定将京师警察局隶属顺天府。
顺天府本就负责京城民政事务,与百姓接触密切,对京城各方情况了如指掌。
治安乃民政之要,将京师警察局划归顺天府,便于统筹协调,使治安管理与民生事务紧密结合,提高办事效率。
如此一来,也能避免步军统领衙门与五城察院因权力分配产生争端,更利于新政推行。众卿以为如何?”
众人纷纷跪地,高呼:“陛下圣明!”那些原本心中尚有不满的官员,此时也顿时恍然大悟,难怪顺天府会如此积极站出来支持,原来是这么一番缘由。
可众人还未从适才关于警察局隶属的讨论中回过神来,鄂尔泰便又向前一步,神色肃穆,高声说道。
“陛下,臣还有一事启奏。当下吏治不清,贪腐之风屡禁不止,严重危及我大清根基。臣建议,组建反贪局,专司监察百官贪腐行径,整肃朝纲。”
此言一出,朝堂瞬间炸开了锅。
都察院的官员们此前已与鄂尔泰有过沟通,深知组建的反贪局将隶属都察院,这无疑会增强都察院的职权与影响力,因此纷纷表态支持。
都察院左都御史出列说道:“陛下,贪腐不除,国无宁日。鄂大人此议切中时弊,都察院愿全力配合组建反贪局,共筑清明吏治。”
然而,那些职能将被整合进反贪局的部门官员们却反应强烈。
总督、巡抚中有人面露不悦,一位巡抚站出来,言辞急切。
“陛下,我等在地方主政,对官吏考察、举劾本就职责所在,如今要将监察权力分出,并入反贪局,地方监察恐难周全,还望陛下三思。”
按察使司的官员也附和道:“我等专职澄清吏治多年,流程熟稔,一旦打乱重组,恐影响监察实效。”
鄂尔泰神色镇定,迈前一步,沉稳的目光扫视一圈朝堂,缓声说道。
“诸位大人稍安勿躁,且听下官细细道来。反贪局的设立,绝非是对地方监察力量的削弱,而是为了构建一个更加严密、高效的监察组织。”
“反贪局会如同警察局一样,在全国各省各府广泛设立分支机构,扎根地方。
地方的总督、巡抚、按察使司,依旧是地方治理与监督的重要力量,一旦发现贪腐线索,及时提供给反贪局,双方协同办案,实现信息的互通有无,整合优势资源,凝聚更强大的监察合力。”
“过往,由于监察权力分散在各个部门,彼此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作,致使许多贪腐案件在调查时遭遇阻碍,相互推诿、办案拖沓的情况屡见不鲜。
一些牵涉多方利益的大案要案,更是久拖不决,严重损害朝廷威严与百姓信任。
而反贪局成立之后,将集中精锐力量,凭借其独立性与专业性,突破重重阻碍,对贪腐行为一查到底,让那些妄图以权谋私的官员无所遁形,还我大清官场一片清正廉洁。”
鄂尔泰目光炯炯,言辞恳切,试图解释。
一位资深巡抚上前,不顾礼仪,语气强硬:“陛下,此决策太过草率,恐动摇地方根基,还望陛下收回成命,三思而后行!”说罢,竟以头抢地,作势要撞柱。
弘历见状,龙颜大怒,猛地一拍御案,厉声喝道:“朝堂之上,岂容你撒泼威胁!如此目无君上,肆意妄为,成何体统!今将你罢官,永不叙用!” 这位官员吓得瘫倒在地,面如死灰。
弘历余怒未消,目光如炬,扫视朝堂:“朕心意已决,组建反贪局势在必行,旨在肃清吏治,这是为大清江山社稷着想,不容置疑,无需多言!”
满朝文武见皇帝如此震怒,纷纷跪地,大气都不敢出。
鄂尔泰心中暗自感叹,深知推行新政阻力重重,但此刻有皇帝鼎力支持,也坚定了将改革推进到底的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