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村也算是个大村子,整个村有一百二十户人家,不过有牛的只有三四户人家。
有牛的可以用牛犁田,没牛的就只能一人在前面拉,一人在后面掌犁。
而苏家就是人犁地,没办法,一头牛起码要十两银子左右,一般人家哪里买的起。
而老苏家原本还是有能力的,不过因为这些年间给苏云希请医看病花费了不少钱,所以哪怕连三两一头的小牛犊都买不起。
可这些,大人也不会让苏云希知道。
真正的家人就是这样,我可以尽力为你做很多,可你没必要知道我为你做了多少。只因为我们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
苏云希何其有幸生在这样的家里,当真是老天都眷顾的人。
苏云希在田务上帮不了什么忙,不过她能给家里人改善一下伙食。
马上要开始农忙了,天天喝粥吃青菜体力根本跟不上,得吃点干的或者有油水的。
可苏云希通过家里人了解到,这个地方竟然连玉米 土豆 红薯这三种高产作能代替米面的作物都没有。
苏云希有些心焦,这个朝代到底是什么朝代,感觉挺原始的,她也不知道是就局限于这个地方没有,还是说整个大庆国都没有这些,这些只能等以后有机会慢慢搜罗,眼下还是面前的最要紧。
可要改善伙食就要吃肉,苏云希不会打猎,她也没钱买肉,所以她把目光瞄向了早上挖沙子的河。
这河道最宽的地方有十多米,窄的地方只有两三米,不过河水不算太深,大概到成年人的腰线位置。
原本是计划明天再去的,不过过滤水的一早上就弄好了。下午没事,正好可以去河边抓鱼。
一听去河边抓鱼,可把几个孩子高兴坏了。
一人提一个桶就准备出发。
苏云希笑不行“能不能抓到鱼都不知道,你们提那么多桶干什么,带两只桶就行了”
让他们自己商量带哪两只桶,苏云希转身朝厨房走去。
其实对于能不能抓到鱼,她心里也没底,可海口都夸出去了,她总得去试一试,说不定老天可怜他们呢。
苏云希走到厨房放米面的柜子旁边,抓了两把粗面放到碗里,背对着门口在碗里加了一些灵泉水,搅拌成起坨状,在搓成一个个豌豆大小的面团,再放回碗里。
她不知道这个方法行不行,不过也总得去试试。
苏云希端着碗走出去,又找了个破旧的,不怎么能用背篓拿着,才带着几个孩子往河边走去。
几人都无从下手,还是二弟苏青远提议“大姐,不如我们找个分支的河,河水没那么深水也没那么急,这样安全性高一些。”
苏云希没想到这个看上去憨厚的弟弟在这方面还是挺有一手。
“不错嘛,你懂的还挺多”
“呵呵,我就是看别人这样做的,也不知道成不成”苏青远傻笑着挠挠头。
几人往前走了一会儿,终于找到一个好位置。
这个位置河水最深处也只刚好没过苏云希的脚踝,水流也不急,还有个河湾刚好够放背篓,背篓放下去就把河道两边堵住,如果有鱼,必须要从这个地方过。
是个捕鱼的绝佳位置。
苏云希让几个孩子站着别动,她脱鞋下水。三月的河水还有点冻人,不过也在能忍受的范围。
苏云希走到河湾那里,放下背篓,背篓口两边用石头压住,再在上面压一块石头,保证背篓不会被水流冲走。
然后她往上游的位置走了一截,把刚才捏的面团撒了一小把在水里,现在就只能慢慢等了,期待她的做法有用。
河里太冷,苏云希受不住赶紧上岸穿鞋,穿上鞋才感觉她的脚还长在自己身上,在河里待久了还是冻人。
“行了,背篓放好了,我在上游也撒了鱼饵,这次就耐心等着吧。”
几人围坐在一起聊着天,苏云希也趁此机会从几个孩子口中多了解一些对这个世界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