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眉头紧锁,正欲再言,一旁的曹昂却已按捺不住,上前一步,语气中带着几分少年人的锐气:“阿翁,孩儿以为敌军虽众,但每日粮草消耗巨大。若能找到他们的粮仓,一把火烧之,必能大破敌军!”
魏武闻言,连忙摇头,神色严肃:“公子,万万不可!韩约此人绝非等闲之辈,他久经战阵,熟读兵法,粮仓位置必然隐秘。
若要探查,需派出斥候,若斥候被俘,泄露我军虚实,后果不堪设想。如今之计,唯有坚守城池,静待时机。”
荀衍闻言,微微点头,目光转向曹操,拱手道:“曹君,在下亦以为,如今唯有坚守待援,方为上策。”
曹操沉吟片刻,最终点头叹道:“哎,局势如此,也唯有此法了。魏曲长、赵曲长、卢曲长,你三人务必加强城防,严防敌军偷袭!”
三人齐齐拱手,声音铿锵有力:“诺!”
曹操挥了挥手,语气中带着几分疲惫:“好了,你们都退下吧,各司其职,不得懈怠。”
众人齐声应诺,纷纷退下。
就在此时,曹操忽然开口,声音低沉:“休若,你且留下。”
荀衍闻言,脚步一顿,转身回到曹操身旁。
待其他人离开后,曹操招了招手,示意荀衍靠近,低声问道:“休若,魏君此人似乎对凉州之事了如指掌,你可曾查过他的背景?”
荀衍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了然:“曹君,魏君此人不仅精通射箭,熟谙兵法,武艺超群,更擅长绘制地图。这些才能,绝非寻常人家所能培养。
依在下之见,魏君极可能是巨鹿魏氏之后。巨鹿魏氏近年来有衰败之象,若出了魏君这样的将帅之才,隐瞒身份,谨慎行事,也在情理之中。
如今魏君忠心于曹君,当委以重任,切不可因疑心而错失良才。”
曹操闻言,目光深邃,缓缓点头:“言之有理。魏君之才,确非池中之物。既然如此,便依你所言,多加倚重。”
荀衍微微一笑,拱手道:“曹君英明。”
之后这几日,敌军一直按兵不动,这让魏武颇感意外。
他心中既有些庆幸,又隐隐有些担忧。
毕竟,这可能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这一日,魏武正与曹昂巡视城防。
曹昂满脸兴奋地看向魏武,语气中带着几分崇拜:“魏君,我听我阿翁说,您曾经带领军士以三百人大破十万黄巾贼,可是真的?”
魏武闻言,微微一笑,随即将事情的经过添油加醋地说了出来。
他讲述了自己如何看破敌方部署,如何以少胜多,如何智取敌军主将。
曹昂听得连连点头,眼中满是钦佩。
听完后,曹昂迫不及待地问道:“魏君,你说当时之计,如今这情况能否用?”
魏武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几分严肃:“公子,兵法计策因时而变,因地而变,因势而变。如今局势不同,对面是边军,主将是边关守将韩约,而当时不过是一群乱民,主将也只是无足轻重的鼠辈,岂能相提并论?”
他说完,走到城墙旁,指着远处韩约的营地,语气中带着几分赞许:“公子请看,韩约的营地布置得极为巧妙。
营地周围甚至连草都被清理干净,显然是防备我军火攻或偷袭。此人用兵谨慎,不可小觑。”
曹昂顺着魏武的手指望去,果然看到韩约的营地井然有序,防御严密。
他不由感叹道:“魏君果然深谙兵法,连敌军的布置都能看出门道。”
……
就在这时,只见韩约营地旗帜晃动。
紧接着,便见一队人马推着一辆马车缓缓向着城墙而来。
魏武定睛一看,不由大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