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老头这一开口,惹得其他人脸色各异!
宋应知与宋应天二人一顿,不由对视了一眼。
宋应天很快收回目光,很自然的就绕过了宋老头一旁的位置,坐到最角落去。
没错,这个位置一直都是宋应天的,没想到有朝一日,宋应知会坐了上去。
“哎!爷爷,我就来。”
宋应知毫无心理负担的坐了上去。
宋家出了一个秀才,然而这气氛却是十分诡异,在场无一人笑容是真心实意。
随着最后一道菜上齐,一家人开始吃饭,宋老头不停地给宋应知夹菜,嘴里念叨着:“石头,多吃点,看你这一路回来,都瘦了。”
宋应知笑着应好,给宋老头也夹了不少菜:“爷爷,你也多吃点。”
说着,又给老周氏夹:“奶奶,您也多吃点!”
“好好好!奶的好孙儿哟!”老周氏笑得满脸褶皱,十分享受秀才爷的孝顺。
直到一餐结束,老周氏再也耐不住性子,逮着宋应知就问:
“石头,你这也考中秀才了,那二十亩地啥时候去买啊?”
这些年,她已经尝到了地多的甜头,加上家里吃饭的人少了,每年光卖粮食都能赚十几两银子!
闻言,宋应知抬头先去看宋老头,见他一个劲的抽着烟,丝毫没有让老周氏住嘴的意思,便知他也是这么想的。
他心里冷笑!
果然,大家都是人前做做样子罢了,人后就还是那样。
“奶奶,明日孙儿要去县城拜访孙夫子,就顺道一块把地买了吧。”
宋老头一听,止住了抽烟的动作,回他道:“你这些年就只顾着读书,哪知道买的地是好是坏,等明儿,爷爷陪你一块去吧。”
宋应知心中明白他的心思,表面上却不动声色地笑着说:“那就有劳爷爷了,孙儿对这买地的门道确实不太懂,有爷爷陪着,孙儿心里也踏实。”
老周氏在一旁满意地点点头:“还是老头子想得周到,买地可不是小事,可不能让石头吃亏了。”
宋大河在一旁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没有说话。
解决了土地的事,二老面上的笑容终于真挚了几分。
见此,张氏觉得是时候了,便笑着开口道:
“爹、娘,儿媳这五年在府城照顾三个孩子,都没法在您二老身边尽孝,孩子爹也不来府城一回,这早就做好的衣裳就一直留着,今天才给你们带回来,娘,您快来看看合不合身?”
张氏说着,便从一早准备好的包裹里拿出给二老做的新衣。
老周氏站起身,迫不及待地接过衣服,在身上比划着,脸上满是欢喜:“还是儿媳贴心,这颜色看着就喜庆。”
宋老头也放下烟杆,看着新衣,嘴角微微上扬。
这时,宋大花也凑过来,说道:“奶奶,娘做这些衣服可费了不少心思呢,还有我们三兄妹,也都给您和爷爷准备了礼物。”
老周氏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好好好,还是我孙女懂事。”
宋应知宋应明见此,也纷纷拿出自己买的礼物。
其余人原本只是上来凑凑热闹,却发现他们也有新衣裳和礼物,顿时欢喜不断!
一家五口其乐融融,只有坐在角落的宋应天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