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应知死了,活活劳累而死,这辈子的他说一句做牛做马也不为过。
前世,宋应知是一名程序员,每天加班加点熬到两点钟,夜宵不是是撸串喝酒,就是大快朵颐吃火锅。
这般极不规律的生活,致使他身形愈发臃肿,年过三十,仍未寻得一个女友。
为躲避父母的催婚,宋应知决然辞去工作,从北京一路南下,直奔离家最远的沿海城市。
然而命运弄人,他竟在高铁之上突发脑溢血,未能及时抢救而亡。
等再次睁眼,已化为嗷嗷待哺的奶娃娃。
这一世他投生在古代的一户农家,头上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
除了他们一家六口之外,还有爷奶二人、二叔一家四口。
一大家子十二口人,全挤在这六间泥巴草房里。
四岁,本应是嬉戏玩耍的年纪,宋应知却被奶奶老周氏驱赶至田间,跟随大人劳作。
他人插秧,他负责送秧苗;他人除草,他负责将草抱至田坎边上;他人收稻,他跟在后面散落的稻穗。
总之,只要能用上他的地方,一样都逃不过。
古代多为重男轻女,但当家中男孩多了后,就有重男轻女变成了重长轻幼。
究其缘由,还是这个家太过贫寒!没那么多家业分给几个孩子,于是就有了长子继承家业的说法。
宋应知很不幸,降生在了这样的家庭,在宋家,只要还能喘气的,都得干活!
宋应知长到七岁时,开始下田插秧收稻,要么就是去挖野菜捡柴火,冬天还得扛着小锄头跟着哥姐去地里挖草根回来喂猪。
每天累得气喘吁吁,倒头就睡。
为了让儿子们都能娶上媳妇,爹娘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宋应知是被自己哥哥姐姐带大的。
再长大些,哥哥姐姐手中的活计愈发繁多,再也无人陪宋应知说话。
到农闲时,宋应知就想去偷偷上山转悠转悠,看看能不能找些珍贵药材,毕竟这里是原始森林外围,发现稀缺药材的可能性还是很大。
却被砍柴归来的爷爷抓个正着,屁股被打得皮开肉绽,被关在家中数日。
原因无他,山中豺狼虎豹甚多,虽说它们仅会在冬季食物匮乏时从深山中走出,可谁又能保证其他季节不会遭遇呢?
不能去山上,宋应知就打起了去县城的主意,可惜家中长辈忙忙碌碌,没人愿意听他一个小孩子说话,更是以他年纪太小为由,拒绝了此事。
古代的农村家家户户自给自足,除了交税和去县城做短工,宋家人几乎不会去县城。
接触不到外面的世界,宋应知也就无法了解这个朝代,又何谈生财之道。
再则,他虽有上一世的记忆,可他一个程序员,上学时候一心上学,毕业就每天加班加点工作。
下班回家爸妈早早的就把饭菜备好。
除了写代码,会的都是些物理化数学等专业知识,再则就是学了十年左右的绘画、书法。
其他的,宋应知只能算听说过,真动起手来,就是一新手。
一朝穿越农家,他的一身本领瞬间失去了光彩,在这里,能吃饱饭的技能才是技能。
宋应知八岁那年,大哥宋应天开始说亲,为了给大哥腾岀一间屋子做新房,爹娘将猪圈隔出一半来,当做他和二哥晚上睡觉的地方。
16岁,家里就给他张罗了一门亲事。
可宋家只有六间泥巴房,其中有一间是堂屋,一间是灶房,真正能住人的只有四间。
为了给他娶媳妇,猪都给卖了,哪还有钱再建房?
于是他爹娘干脆直接把猪圈清扫干净,去山上割来新的茅草,用泥巴再给猪圈四面的墙加高一些,换了个新的茅草房顶。
这就是他的新房了……
成亲后的宋应知变得更忙了,以前农闲的时候,他每天都在山下捡柴火、割猪草,就算是严冬也要去旱地里挖草根回来喂猪。
成亲后,干这些活都的人变成了她妻子,而他则跟着父亲和几个哥哥去县里做短工。
一百斤的麻袋一扛就是几个月,农忙时回家种地,农闲就去县城做活。
每天睁眼就是扛不完的麻袋,扛完了倒头就睡。
好不容易熬到结工钱,好嘛!钱全被他爹拿走了,他连铜板长什么样都没见到!
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宋应知破防了,他从县里逃了回来,开始闹分家,分文不要,只求把他分出去。
然而,
父母在,不分家。
宋家虽然偶有小打小闹,但也还过得去,何况爷奶都还在,他一个孙辈竟然想要分家?!
于是乎,十七岁的宋应知被自己爹满村的追着打,很快宋家村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件事。
整个宋家人的脸上不光彩,宋应知就成了那个出气筒。
至此,所有的脏活累活都是他干,分到的吃食越来越少。
用老周氏的话说,他就是吃太饱了没事干,既然没事干那就多做点少吃点。
想要分家,除非等他们老两口死了!
在这般毫无底线的压榨下,宋应知这一世,二十八岁就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