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城之后,王通将华雄的首级交给华雄的一位族侄,让其族侄为华雄料理后事,然后,就待在军帐之中,开始熟悉这个身体原来的那个角色。
从旧主的那些记忆碎片中,王通得知。
那位名叫王同的小兵,其实是出身于太原王氏,因家道没落,又遇到战乱,便流浪到长安乞食。三年前,赶上华雄在长安扩军,为了一口饭吃,便加入了华雄的军队。之后华雄见那王同有些武艺,便将王同安排在亲兵之中。
也就是说,那个王同加入华雄的军队的军队已经有三年多了。从军三年多还是个小兵,可见那王同也没什么本事,果然是“无名之辈”。
正想着这事,一位穿着皮甲的汉子来到军营,大声问道:“谁是王同?”
王通看了那人一眼,没有作声。
却见那人径直走到王通身边,说道:“叫你呢,怎不作声?”
“我叫王通,不叫王同。”王通道。
“这不差不多嘛?”
那人笑了笑,又道:“我管你是王通还是王同,只要是今天在阵前勇斗那绿帽贼的好汉就行。你今天勇斗绿帽贼,我可是看到了的,就是你没错儿。”
绿帽贼,也就是关羽。
因为他们现在还不知道关羽的名字,所以才这么叫,这就是传说中的……以帽取人。
后人以讹传讹,将“帽”字读成了“貌”字,也就变成了“以貌取人”。
“你找我何事?”王通问道。
“不是我找你。”
那人道:“是虎贲中郎将李肃李将军找你,我是李将军的亲兵营曲长,名叫李献。你快随我去见李将军,不要让李将军久等。”
说罢,便在前面带路,带着王通向中军大帐走去。
……
没多久,王通便在李献的带领下,来到了中军大帐。
大帐中站分成左右两排,站了20几人,坐在最主位上的是一位身材高大、气势不凡,身穿黑色铠甲的将军。
这人就是虎贲中郎将李肃。
李肃是吕布的同乡好友,吕布杀丁原而投靠董卓就是李肃说服的。到后来吕布诛董卓,李肃也是吕布的重要帮手。
而现在,汜水关主将华雄已死,城中职位最高的就是李肃,因此,李肃也就暂时坐了帅位。
“你就是王同?”
“回禀李将军,属下名叫王通,不叫王同。盖因关中一带方言口音等原因,才被人谬称为王同。”
“哪个通?”
“通奸……额错了,是通天彻地的通,博古通今的通。”
“口气不小啊。”
李肃笑道:“好一个通天彻地,博古通今!你能说出这八个字,莫非是读书识字之人?”
“读得不多。”
王通心中一动,趁机说道:“王某年少时师从族中长者,读过一些兵书。”
“你还读过兵书?”
李肃有些惊讶地问道:“你读的是哪一本兵书,又是何人所着?”
“孙子兵法,孙武所着。”
“背几句试试!”
“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