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御史蔡邕府上,高朋满座,热闹非凡。
蔡邕身为文坛领袖,交游甚广,此次回京任职,又恰逢长女即将出嫁,京师中的朋友们纷纷过来庆贺。
这些人包括:
司徒王允,司空杨彪,黄门侍郎荀攸、长史何颙,除此之外,还有黄琬、赵谦、淳于嘉、种辑、伍琼、钟繇、郑泰、赵温等十余人。
都是天下名士,也都是蔡邕的知交好友。
座中还有一人。
那人年方20,却长得身材瘦弱,脸色苍白,眼窝深陷,还不时地咳嗽几声。这人便是蔡邕的学生卫仲道,也是蔡琰的未婚夫。
众人在一起地把酒行令,吟诗作赋,好不热闹。
不过,就在此时,却有蔡府管家蔡安来报:“荡寇将军王通,前来拜访。”
“荡寇将军王通?”
众人闻言,尽皆面面相觑,感到有些奇怪。
上流社会混的是圈子。
而王通。
论阵营,算是董卓的嫡系;论资历,才刚被授为杂号将军;论年龄,尚未弱冠;论家世,乱世孤儿出身;论身家,一座府宅还是董卓送的。
论专业,学的是体育,又不是中文系。
跟蔡邕毫无交情,此前连面都没有见过,他来拜访,会有何事?
蔡邕略一沉吟,便对管家蔡安道:“就说蔡某正在宴客,无暇接待。”
“回禀家主。”
管家蔡安道:“属下已经这样说了,可那王通说,他就是来参加家主宴会的,而且……而且……”
“而且什么?”蔡邕问道。
蔡安道:“而且他还带了一百亲兵,而些亲兵,一个个杀气腾腾,凶相毕露。”
蔡邕一听,心中更加厌恶。
但是,想到王通乃是董卓的亲信,又带了兵过来,也不敢公然得罪。而且,万一那些兵痞们闹起来,那就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只好说道:“那就……让他进来吧!”
……
没多久,王通就在蔡安的带领下来到了宴会厅。
众人抬头看去。
但见此人却不是穿着盔甲,而是披着一身儒服,腰间挂着一把宝剑,步履从容,泰然自若。完全不像是一位征战疆场的将军,反而像是一位饱读经学的儒生。
再细看其长相,身材高大魁梧,五官端正,面容俊秀,眼神明亮,英姿勃发,气宇轩昂。
众人尽皆眼前一亮。
但是,想到王通乃是董卓的嫡系,大家又都变得眼神复杂起来,甚至有数人的眼中还露出了鄙夷之色。
蔡邕首先拱了拱手道:“王将军亲临寒舍,蓬筚生辉,不知可有要事?”
“也没什么要事。”
“若无要事,还请改天再来,蔡某今日正在宴客。”
“莫非王某不是客?”
“今日宴请的都是饱学之士。”
“我看未必!”
王通摇了摇头,看向那病殃子卫仲道,笑道:“蔡老是说……这人也是饱学之士?”
“也算是。”蔡邕道。
“哪有饱学之士长成这个样子?”
王通哂然一笑,脸露鄙夷之色,毫不掩饰心中的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