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回神儿啦,他走了,现在是不是该看看我了?行李已经收拾好,走,送送我。”
青清趁着假期未结束,剧组又都正月初六陆续开工,年前就已经和同学约好去剧组跑龙套。
“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你这张脸加上你独特的知性气质,就是活招牌!”
清歌果断摇头,“我还得写稿呢,哪有那功夫,再说在你们专业演员面前,我算个啥?”
她是想从事编剧行业,却从未想过要当明星。
送走青清后,无意间走到了旧货市场,刚过完年,这里还很冷清,开门的寥寥无几。
她发现了几家卖二手数码产品的铺位。
经过精挑细选,花200元买了一台索尼胶片单反相机,又花260元,购置一台三星数码vp-d351i摄像机。
有了相机和摄像机,写稿写累的时候,就会骑上自行车沿着八大胡同拍摄寻找灵感。
“这些照片现在看着没什么用,等找到合适机会扫描上传,就能撰稿编辑发到微博。”
自媒体大热之前,博客、微博劲头正盛,她完全可以提前预热,找找适合自己的方向。
摄像机的用途则更加广泛,民间工艺品制作、传统小吃、甚至就连街边儿童嬉戏的玩闹,也能成为她捕捉的重点。
写作重在细节,逛服装店,她会了解流行趋势;逛庙会,重在文化传承;逛景点,会细心捕捉这个年代的人文景观……
每一张图片,每一段影像,都将是她日后考古的重要依据。
——
正月初八逛至天坛,正认真的拿着照相机拍照时,竟有人对着她按下了快门。
不悦的回眸,却又被对方趁机捕捉一张,直到目光定格到那人身上,深锁的眉头才缓缓舒展。
“仝奕?”
今日的他穿着高领灰色羊绒衫,外套深色系短款羽绒服,手拿单反相机朝她走过来时,目光纯净明亮,五官虽没有司彧那般突出精致,可简单的相貌比例却融合出白净清爽的独特气质。
“嗨,真没想到,会在这儿遇见你。你今天真漂亮,漂亮到我只是转了个镜头,就看到了你!”
清歌一愣,低头看了眼今日的穿搭,黑色长款羽绒服配黑色线帽,怕冷的她还围上红色围巾,包裹的这么严实,他能认出来也就罢了,竟还说她漂亮?
她尬笑以对,正在思考要怎么借机离开时,一道客气的女声打断了他们。
“仝奕,你认识啊?不介绍介绍?”
清歌顺着声音一看,竟是位打扮十分亮眼,长相甚是清纯的年轻女生。
个头不高,娇小玲珑,打扮可可爱爱,从口音来判断,应该是南方人。
她侧眸打量她的时候,对方也在观察她,两个女生目光相触的那一瞬间,都从彼此眼中看到了友好的善笑。
仝奕被唤回神儿,脸上的笑意不知何时隐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公式化的介绍。
“清歌,这位同志是我母亲合作商的女儿,我今天负责领她出来转转。”
宋清歌朝她礼貌友好颔首:“你好,”却并未对自己进行介绍。
她也没等仝奕介绍自己,就已做出要离开的姿势,
“那个……我这边看的差不多了,要不两位先慢慢逛,我就不打扰了,回见?!”
“清歌你等等,”仝奕连追两步,她却没给他拉扯的机会,逃也似的跑开了。
“她就是你口中那个念念不忘的女生吧?可真是巧啊,竟然在这样的情况下碰上。”
好奇的叶蓁不知何时来到仝奕身旁,感受到他的落寞,忍不住多看了几眼她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