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能自己赚钱娶到媳妇儿那当然是好了。
谁不想娶媳妇儿?
以前家里条件不允许,也就是瞎混。
混来混去地,也没人给介绍对象。
这几年倒是县城和镇上都有给提的,只不过他们也都没着急。
再加上方辞礼管着,说让他们好好学,不能分心,娶媳妇儿的事情,以后自然有合适的人。
本事学到手里才是自己的。
不赚钱咋养老婆孩子?
所以,两个人也是一门心思将手艺学好,也想出人头地的。
尤其傅临川给了他们机会。
“大哥,听你的,好好干,以后好娶媳妇儿。”吴海军说道。
“放心,咱们几年的兄弟情分,我不会亏待你们的。”
在傅临川看来,与这些人的兄弟情义不一般。
能最开始就跟着他的,他肯定不会亏待。
在京都干的话,他也争取,让他们能在京都安个家。
像张祥龙和孙向东,他们的妻子和孩子现在还在宣城。
毕竟京都的户口也不好弄,孩子来上学不方便。
但是对于张祥龙和孙向东来说,现在的一切已经很好了。
傅临川给了他们很高的工资,还有分红奖金之类的。
以前他们就缩在一个小地方,孩子能在宣城读书,已经比原来好太多太多了。
虽说现在的日子比前几年好很多,但是回去一看,吃不上饭的依旧很多,绝大多数人依旧没有比之前好多少。
他们现在过的就是神仙一般的生活。
这一切都是傅临川带给他们的。
安顿好了方强和吴海军以后,傅临川还叫上张祥龙和孙向东两个,一起出去吃了顿饭。
对于傅临川来说,现在的生意做的,有一种大家有劲儿都往一处使的感觉,这种感觉真的是非常好。
有罗景同和路高亮这两个京都本地人的加入,再加上罗景同的人脉关系。
傅临川这次想要开卤肉制品厂的厂区位置找的非常好。
虽然稍微远了点儿,但是完全符合傅临川的预期。
稍微远了点儿意味着租金就便宜一些。
但是其他的所有东西都需要自己来建,这又是很大一笔资金了。
厂区位置定下来,傅临川给罗景同还有路高亮买了去宣城的火车票。
路高亮拿着火车票,开着玩笑说道,“这是干什么?给我俩发配了?”
傅临川将胳膊搭在路高亮的肩膀上,“对,发配。”
“你俩到了宣城,找一个叫王成礼的人,他是我那天厂里的负责人。”傅临川说道,“我已经和他说了,你们俩会去。到了那边去我那个厂里看看。”
“那个厂吧,面积比较小,很多房子都是之前废弃的砖厂改建的,所以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那边我弄了冷库和保鲜库。你们呢,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看完以后画了图纸出来,我要在这边建厂房了。”
罗景同和路高亮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显然很是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