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部的陈专家将李明远递交的图纸啪的一声拍在会议桌上,眉头皱得跟蚯蚓一样。
&34;功率提升30,油耗降低25?这不是吹牛逼吗?&34;
会议室里坐满了工业部和第一汽车制造厂的专家们,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怀疑。
&34;张总工,你怎么看?&34;陈专家转向旁边的老者。
张总工是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元老级人物,五十多岁,在北极熊留过学,被称为国内发动机领域的&34;半个祖师爷&34;。
他捋了捋花白的胡子,摇摇头:&34;我们研究了十年,才把ca10发动机的效率提高了不到5,这李明远的设计,一步到位提高30?&34;
他嗤笑一声:&34;除非他是天上掉下来的神仙!&34;
同样的场景,在机械工业部的会议室内也在上演。
&34;荒谬!这完全不符合工程学基本原理!&34;一位戴着厚厚眼镜的中年专家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语气中带着不屑,&34;如果燃烧室压力达到这个数值,普通金属材料根本承受不住。&34;
&34;或许是计算错误?&34;另一位专家提出猜测。
&34;错误?整套设计都是错的!&34;眼镜专家拿出钢笔,在图纸上画了几个圈,
&34;看这里,这里,还有这里,完全不合理!这种设计在理论上可能看起来漂亮,但实际操作中根本行不通。&34;
坐在首位的负责汽车方面的工业部林副部长一直沉默不语,听着专家们七嘴八舌的批评。
他五十岁出头,头发已经花白,双眼却炯炯有神。
&34;都别吵了。&34;林副部长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34;既然大家都有疑问,那咱们就亲自去看看。&34;
&34;去哪?&34;专家们愣住了。
&34;去轧钢厂,见见这位神奇的李总工。&34;林副部长站起身,&34;准备一下,明天一早出发。&34;
……
次日清晨,一队黑色轿车组成的车队驶入轧钢厂大门。
车门打开,林副部长带着十几位专家走向厂部大楼。
消息早已传开,娄厂长和李明远站在门口迎接。
&34;林部长,各位专家,欢迎光临!&34;娄厂长满脸笑容,热情洋溢。
李明远站在一旁,面色平静,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一幕。
一行人进入会议室,客套话不多,林副部长单刀直入:
&34;李总工,我们看了你的发动机设计,说实话,大家都有很多疑问。&34;
他指了指身后的专家团队:&34;这些都是国内发动机领域的权威,他们认为,你的设计参数有些……不切实际。&34;
张总工咳嗽一声,补充道:&34;具体来说,功率提升30,油耗降低25,这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34;
会议室里一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李明远身上,等着他的解释。
李明远却不紧不慢地拿起茶杯,轻抿一口:&34;林部长,各位专家,你们的怀疑很正常。&34;
他放下茶杯,眼神坚定:&34;不过,我想说的是,理论是要被实践检验的。&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