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吴门画工
丹青奇遇:画工笔下的传奇明朝年间,吴门有一位痴迷绘画的画工,尤其钟情于绘制吕洞宾祖师的画像。他常常在心中描绘吕祖的形象,渴望能与吕祖有一面之缘。这份虔诚的念想,如同烙印一般,时刻萦绕在他心头。一日,画工来到城郊游玩,看见一群乞丐在城郭边饮酒作乐。其中一人穿着破旧的衣衫,手肘都露在外面,然而他神采奕奕,气质非凡。画工心中一动,怀疑此人便是吕祖。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人,越看越觉得像,于是快步上前,一把抓住那人的手臂,激动地说:“您就是吕祖!” 乞丐听后,哈哈大笑起来。画工却坚信自己的判断,伏地叩拜,久久不起。乞丐见状,说道:“就算我是吕祖,你又想怎样?” 画工连连叩头,请求吕祖给予指教。吕祖说:“你能认出我,也算有缘。但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夜里我们再相见。” 话音刚落,吕祖便消失得无影无踪。画工又惊又叹,只好回家。到了夜晚,画工果然梦到吕祖前来。吕祖说:“我念你志向专一,特来见你。但你骨子里透着贪吝之气,成不了仙。不过,我可以让你见一个人。” 说完,吕祖向空中一招,一位身姿婀娜的丽人便从空中缓缓飘落。她身着华丽的服饰,宛如贵嫔,容光焕发,整个房间都被她的光芒照亮。吕祖介绍道:“这是董娘娘,你要牢牢记住她的模样。” 接着,吕祖又问:“记住了吗?” 画工回答:“记住了。” 吕祖叮嘱道:“千万不要忘记。” 不一会儿,丽人离去,吕祖也随之消失。画工醒来后,对这个梦感到十分惊异。他依照梦中所见,精心绘制了丽人的画像,并珍藏起来,只是始终不明白吕祖让他见此人的用意。几年后,画工偶然前往京城游历。恰逢董妃去世,皇帝念及董妃的贤德,想要为她绘制一幅逼真的画像。众多画工齐聚宫中,他们根据旁人的描述,绞尽脑汁,却始终无法画出令皇帝满意的画像。画工听闻此事,突然想起梦中所见的丽人,心想会不会就是董妃呢?于是,他将珍藏的画像呈献给皇帝。宫中众人传阅后,都惊叹画像与董妃极为相似,简直栩栩如生。皇帝大喜,欲授予画工中书之职,画工推辞不受;皇帝又赏赐万金,画工从此名声大噪。京城的达官贵戚们纷纷带着重金,请求画工为他们的先人画像。画工只需悬空描摹,就能将人物画得惟妙惟肖。短短十二天,画工就积累了数万金财富。莱芜的朱拱奎曾亲眼见过这位画工,对他的传奇经历啧啧称奇。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画工在山中遇到一位老者。老者对他说:“你因机缘巧合获得这非凡的技艺,但切不可被财富蒙蔽双眼。这世间的一切皆有定数,唯有秉持初心,方能善始善终。” 画工听后,若有所思。此后,他虽依旧名声在外,却不再为金钱所动,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绘画艺术之中,创作出了许多传世佳作,成为吴门画派中一段传奇佳话 。
2林氏
戚安期与林氏:矢志不渝的家国爱曲明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济南城的戚安期生性轻佻,喜好狎妓,尽管妻子林氏温婉贤淑,多次委婉劝说,他却始终充耳不闻。林氏不仅容貌出众,而且知书达理,操持家务井井有条,邻里皆赞。然而,命运的阴霾很快笼罩了这个家庭。北兵入侵济南,林氏不幸被俘。夜晚宿营时,北兵见林氏美貌,欲行不轨。林氏心中惊恐万分,表面上假意答应,暗中留意到北兵的佩刀就系在床头。趁北兵放松警惕,林氏迅速抽出佩刀,自刎而死。北兵见状,恼羞成怒,将林氏的尸体抛在荒野,次日便拔营离去。有人将林氏的死讯告知戚安期,戚安期悲痛欲绝,匆匆赶到林氏遇难的地方。令他惊喜的是,林氏尚有一丝气息。戚安期赶忙将林氏背回家中,悉心照料。林氏的眼睛渐渐能动,发出微弱的呻吟。戚安期轻轻扶起她的脖颈,用竹管一点点滴入汤水,林氏艰难地吞咽下去。戚安期抚摸着林氏,哽咽着说:“卿若能活下来,我若再负卿,必遭天谴!”经过半年的精心调养,林氏身体逐渐康复,但脖子上的伤痕使她常常只能向左顾盼。戚安期丝毫不嫌弃林氏的缺陷,反而比以往更加疼爱她,从此断绝了与青楼女子的往来。林氏因脖子的伤痕,自觉容貌受损,提出为戚安期纳妾,戚安期坚决不同意。几年过去,林氏一直未能生育,便劝戚安期纳婢。戚安期却说:“我已立下誓言,绝不负卿,鬼神可鉴。即便后继无人,也是我的命数。若上天不应让我绝后,卿难道老了就不能生育吗?” 林氏无奈,谎称自己身体不适,让戚安期独自就寝,安排婢女海棠睡在床下。过了一段时间,林氏私下向海棠询问与戚安期相处的情况,海棠回答并无异常。林氏心中疑惑,决定亲自试探。夜里,她让海棠离开,自己躺在海棠的位置。不一会儿,听到床上戚安期的睡息声有了变化,林氏悄悄起身,爬上床。戚安期问道:“谁?” 林氏轻声说:“我是海棠。” 戚安期拒绝道:“我已立下盟誓,不敢再犯。若像从前,还需你主动来吗?” 林氏只好下床离开。林氏并未放弃,又让海棠冒充自己去亲近戚安期。戚安期心想妻子从不曾如此主动,心生怀疑,伸手摸她的脖子,发现没有伤痕,知道是海棠,便斥责她。海棠羞愧地退下。第二天,戚安期将此事告诉林氏,让她尽快为海棠找个好归宿。林氏笑着说:“君不必如此固执。若能为你生下一儿半女,岂不是幸事?” 戚安期说:“若违背盟誓,鬼神必将降罪,还谈什么延续宗嗣?”一天,林氏笑着对戚安期说:“农家播种,苗与秀虽不可知,但播种的时机不可错过。今晚,该是耕耘的时候了。” 戚安期心领神会。夜晚,林氏熄灭蜡烛,让海棠睡在自己的被窝里。事毕,海棠假装起身去解手,林氏趁机替换了她。此后,每到林氏生理期过后,她们便用这种方法让戚安期与海棠相处,而戚安期却浑然不知。不久,海棠有了身孕,林氏让她安心静养,不让她在跟前伺候。林氏对戚安期说:“我劝你纳婢,你不听。若那天你误把海棠当成我,与她交合而有了身孕,又该如何?” 戚安期说:“留下孩子,把婢女嫁出去。” 林氏听后,默不作声。很快,海棠生下一个儿子,林氏暗中雇了乳母,将孩子抱到乳母家抚养。此后,海棠又陆续生下一子一女。长子长生七岁时,被送到外祖父家读书。林氏每隔半个月,便借口回娘家,去看望孩子们。随着海棠年纪渐长,戚安期多次催促林氏为她安排婚事,林氏总是答应。海棠日夜思念儿女,林氏便悄悄为她梳妆打扮,送她到乳母家与儿女团聚。林氏对戚安期说:“之前说不嫁海棠,如今母家有个义子,已经为他们完婚。”又过了几年,孩子们都长大成人。戚安期生日前夕,林氏精心准备了寿宴,等候宾客。戚安期感叹道:“岁月匆匆,转眼已过半生。庆幸我们身体都还康健,家境也不至于挨饿受冻。只是遗憾膝下无子。” 林氏说:“都怪你太执拗,不听我的话,能怨谁呢?其实想要儿子,两个都不难,何况一个呢?” 戚安期笑着说:“既然不难,明天就给我两个儿子。” 林氏说:“容易,容易!”第二天一早,林氏乘车来到乳母家,为孩子们精心打扮一番,将他们带回戚家。孩子们进门后,排成一排,向戚安期叩拜,祝贺生辰。起身之后,孩子们相视而笑。戚安期又惊又喜,不明所以。林氏说:“君要两个儿子,我还多添了一个女儿。” 这才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详细讲述了一遍。戚安期感动得热泪盈眶,说:“为何不早点告诉我?” 林氏说:“早告诉你,怕你断绝了海棠与孩子的联系。如今孩子已经长大成人,还能让他们母子分离吗?”戚安期感慨万千,当即迎回海棠,一家人从此和和美美,共度余生。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戚安期和林氏的爱情历经磨难,却愈发坚如磐石,他们的故事,成为邻里间传颂的佳话,彰显着爱情与家庭的珍贵价值 。
3胡大姑
岳家狐祟:邪异终消尘缘定明朝末年,益都有个叫岳于九的人,家中深受狐祟困扰。家中的布帛、器具常常莫名被抛掷到邻居家的墙壁上。有一回,岳于九准备拿出珍藏的细葛布做衣服,打开布卷一看,发现两头完好,中间却被剪得空空如也。诸如此类的怪事层出不穷,让一家人苦不堪言。家人忍不住对着空中破口大骂,岳于九赶忙制止:“别骂了,小心狐仙听见。” 话音刚落,狐狸就在房梁上回应:“我已经听见了!” 从那以后,狐祟愈发猖獗。一天,岳于九夫妻还没起床,狐狸就把他们的被子和衣服都摄走了。两人只能光着身子蹲在床上,对着空中哀求。突然,一位容貌姣好的女子从窗户飘了进来,将衣服扔在床头。岳于九定睛一看,女子身材并不高挑,身着绛红色衣裳,外罩一件雪花比甲。岳于九赶忙穿上衣服,向女子作揖说道:“上仙既然有意光顾我家,还望不要再打扰我们。我想认您做女儿,不知可否?” 狐狸笑着回应:“我的年纪比你还大,你怎敢妄自尊大?” 岳于九又请求结为姊妹,狐狸这才答应。于是,岳于九吩咐家人都称呼她为胡大姑。当时,颜镇张八公子家的楼上也住着一只狐狸,那只狐狸经常与人交谈。岳于九问胡大姑:“你认识它吗?” 胡大姑回答:“那是我家的喜姨,我怎么会不认识?” 岳于九说:“喜姨从不打扰别人,你为何不效仿它呢?” 狐狸根本不听,依旧我行我素地捣乱。不过,它倒不怎么骚扰其他人,唯独对岳于九儿子的媳妇百般刁难。儿媳的鞋袜、簪子、耳环常常被扔到路上,每次吃饭,碗里还会被埋进死老鼠或粪便。儿媳气得扔掉碗,大骂狐狸,从不向它祈祷求饶。岳于九无奈,只好向狐狸求情:“孩子们都叫你姑,你怎么一点尊长的样子都没有呢?” 狐狸却说:“让你儿子休了他媳妇,我来做你儿媳,这样就能相安无事了。” 儿媳听后,破口大骂:“你这淫狐不知羞耻,还想跟我抢男人?” 当时,儿媳正坐在衣箱上,突然,一股浓烟从她屁股底下冒出来,热得像蒸笼一样。打开衣箱一看,里面的衣裳都被烧光了,只剩下一两件,还是婆婆的衣服。狐狸又催促岳于九的儿子休妻,儿子坚决不答应。过了几天,狐狸再次催促,儿子依旧不理会。狐狸恼羞成怒,用石头砸他,儿子额头被砸得鲜血直流,差点丢了性命。岳于九越发忧虑。听说西山的李成文擅长符水之术,岳于九便带着厚礼去聘请他。李成文用泥金在红绢上书写符咒,足足花了三天时间才完成。他又把镜子绑在木棒上,当作手柄,拿着它在宅子里四处照射。还让童子跟在后面,一旦发现异常,就立刻报告。走到一处地方,童子喊道:“墙上好像有只狗趴在那里。” 李成文立刻伸手在空中画符。接着,他在庭院中迈着禹步,念咒许久,只见家中的狗、猪都跑了过来,耷拉着耳朵,夹着尾巴,像是在听候教诲。李成文挥手说道:“去!” 它们便纷纷鱼贯离去。李成文又念咒,一群鸭子也跑了过来,他同样挥手让鸭子离开。不一会儿,鸡也来了。李成文指着一只鸡大声叱喝,其他鸡都走了,唯独这只鸡趴在地上,交叉着翅膀,大声鸣叫:“我不敢了!” 李成文说:“这东西就是你们家制作的紫姑。” 家人纷纷表示从未做过。李成文说:“紫姑如今还在。” 众人这才想起,三年前曾玩过制作紫姑的游戏,从那以后,怪异之事就开始发生了。众人四处搜寻,终于在马厩的房梁上找到了那个草偶。李成文将草偶投入火中。随后,李成文拿出一个酒瓮,念咒三次,叱喝三次,鸡站起来径直离去。只听见酒瓮口传出人声:“岳四太狠了!数年后我还会再来。” 岳于九请求将酒瓮扔进火里,李成文不同意,带着酒瓮离开了。有人看见他的墙壁上挂着数十个瓶子,瓶口被塞住的里面都是狐狸。据说他会依次将狐狸放出来作祟,借此获取聘金,把这当成了赚钱的门道。经此一遭,岳家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岳于九时常告诫家人,对世间万物都要心存敬畏,莫要轻易招惹是非。而那狐祟留下的威胁,如同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岳家人在平静的生活中,始终保持着一份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