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船尾楼检修台
黄海明举着锈迹斑斑的榔头敲击榫卯接缝,木屑簌簌落下:&34;这木头咋还带回音的?&34;
林念初蹲下身,用内窥镜探入缝隙:&34;因为里头藏着液压装置的固定螺栓——这凹槽是专门给扳手留的。&34;她突然转头看向老船工,&34;您家祖传的明朝船也用六角扳手?&34;
老船工胡子一翘:&34;这叫…这叫天工开物!&34;
实习生小王凑近观察,手里的热茶差点泼进缝隙:&34;师傅,这螺栓上还刻着三井的logo呢!&34;
插图a
[传统榫卯结构与现代液压装置嵌合示意图]
09:40 罗盘陈列室
唐静薇捧着发黑的青铜罗盘,突然噗嗤笑出声:&34;这磁针指北的角度怎么比我还倔?&34;
法医老陈推了推老花镜:&34;因为被人涂了消磁防护涂层——这玩意是二十一世纪军舰上的技术。&34;他举起紫外线灯,&34;看看这反光,跟三井去年申请的专利涂层一模一样。&34;
守库人急得跺脚:&34;这是郑和下西洋用过的!&34;
黄海明悠悠补刀:&34;郑和要是用过防磁涂层,大航海时代得提前五百年吧?&34;
插图b
[古罗盘磁针与现代消磁涂层显微对比图]
12:20 水密舱隔层
&34;这夹层比我奶奶的千层饼还厚!&34;小王举着电钻嚷嚷,木屑喷了黄海明一脸。
唐静薇用镊子夹出半张泛蓝的图纸:&34;声呐系统布线图?这水密舱里藏着潜艇吧?&34;
林念初对照图纸敲击隔板,突然传来空响。撬开木板,里面竟塞着半包2003年的海鲜味薯片:&34;看来当年施工的兄弟夜宵忘带了。&34;
黄海明捏着发霉的薯片袋,一本正经:&34;这属于重要物证——证明他们连夜赶工!&34;
插图c
[水密舱夹层内现代声呐图纸与薯片包装年代鉴定图]
15:30 船首像解剖台
&34;这位海神娘娘肚子里怕是有喜了?&34;法医老陈晃动着x光片,船首像腹部赫然嵌着金属块。
林念初操纵切割机的手一抖:&34;您老这比喻…这是gps定位模块!&34;
实习生小王凑近嗅了嗅:&34;还有松香味?&34;
&34;那是2005年产的军用密封胶!&34;唐静薇举起检测仪,&34;这手艺,把现代科技当粽子馅儿包呢?&34;
守展员瘫坐在太师椅上:&34;这是艺术!艺术的事能算造假吗?&34;
插图d
[船首像内部gps模块三维透视图]
18:00 古海图修复室
黄海明拎着羊皮卷一角抖了抖:&34;这海图比我爷爷的棉裤还沉!&34;
&34;因为夹层里有船舶黑匣子的绝缘材料。&34;林念初用热成像仪扫描,&34;瞧瞧这热反应,跟三井货轮的黑匣子材质完全一致。&34;
法医老陈突然喷嚏连连——小王不小心打翻了碳十四检测仪的粉末。
&34;1998年的黑匣子藏在明朝海图里?&34;唐静薇挑眉,&34;这时间穿越玩得比我家猫抓激光笔还溜!&34;
新案经纬
■ 液压螺栓规格与三井2002年货轮改造清单第17项吻合
■ 消磁涂层反光率与军舰防侦察技术参数偏差仅03
■ 声呐图纸标注的暗礁位置与五起走私案沉船点重叠
■ gps模块序列号关联三井子公司未申报的十二艘&34;幽灵船&34;
■ 黑匣子绝缘材料耐压指数暴露伪造海图者的深海勘探背景
次章预告:锚链迷踪
▲ 铁锚铸造气孔藏有润滑剂结晶 ▲ 缆绳霉斑检出船用咖啡残留
▲ 舵轮磨损纹匹配自动驾驶方向盘 ▲ 船钟发条盒惊现电池舱
▲ 航海日记墨迹掺有防伪荧光油墨
(本章关键物证:液压螺栓、消磁罗盘、声呐图纸、gps船首像、夹层黑匣子)
铁齿铜牙
「这是文物保护!」三井文化部长在审讯室拍桌子,「不用现代技术,怎么传承古法?」
黄海明慢悠悠晃着gps模块:&34;要不给您这‘古法’申请个诺贝尔考古奖?&34;
林念初将声呐图纸拍在桌上:&34;你们在2003年标注的暗礁坐标,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那年全球gps民用手持设备精度才到两位!&34;
笑浪揭伪
三日后,老船匠带着孙子来指认物证。孩子摸着船首像里的gps模块天真发问:&34;爷爷,海神娘娘也玩手机导航吗?&34;
满堂哄笑中,三井代表的脸比青铜罗盘还青。咸涩海风穿过敞开的窗,将那张夹带私货的&34;古法航海图&34;吹得哗哗作响,每一道伪造的墨线都在阳光下现了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