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佳楠似懂非懂的点点头:“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就是说如果炸弹就在禾城的话,那引爆炸弹的人也必须是我们而不是研究所里人,这样主动权就在我们手里了。”
“是这个道理,但我们要假装不让对手知道我们手里拿着遥控器,在对面以为自己胜券在握的时候,再掏出这张底牌。
这样不仅仅节省我们的行动精力,同时也能保护我们不被研究所过早的发现,要是真被研究所发现了我们干的事情,很有可能他们就会做出针对性的改变,到时候我们的信息差跟不少就会陷入一脚泥泞当中,想拔都拔不出来了。”
“高——!哇!”王博一声感叹,啧啧称赞:“白哥,你这招牛逼啊,简直厉害炸了。”
白晓舟把每个人需要负责的区域都划分好,最好在行动的时候能有一定的伪装,并且不要让当事人知道,就好像一个看不见的监控摄像头在角落里面默默地注射着他们。
“李刚那边我会通知到的,你们的首要任务就是保护好自己,其次才是完成监视任务,如果发现自己被人盯上了就赶紧回来,与其把自己搭进去,放弃一个目标不算什么的。”
白晓舟不想再看见有人因为自己付出不必要的伤害了。
“ok——白哥,你就等我们的好消息吧。”
所有人回去准备的时候,白晓舟给李刚打电话,发现李刚留的是学校宿舍的号码,更奇怪的是,李刚的室友说李刚在两天之前就已经退学处理了。
退学原因是家里发生巨大变动,很早就离开了学校。
“那你们知道李刚他们家在哪里吗?”
电话那一头犹豫说道:“李刚从小爸妈就去世了,好像一直跟他舅舅一家住在一起。”
没办法,白晓舟只好打车去了一趟那个所谓的禾城职业技术学院,设法找到李刚的资料。
但奇怪的是问了李刚的辅导员和同学,也只是知道一些片面的东西,学校的档案和记录都在两天时间里消失的无影无踪。
就好像一个仅存在记忆中的人,没有留下任何存在过得证据,白晓舟一时间有点发懵,心理仿佛有一些不好的预感。
“难道是研究所的人?”
白晓舟也想过研究所的人可能会想方设法找到他们,但根据李刚说的,即便是想要找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面找到他,而且还特意办了退学手续。
这一切都说不通啊。
就在白晓舟从禾城职业技术学院出来的时候,就感觉有人一直跟踪自己,绕过两個街口之后还一直紧紧尾随着。
白晓舟下意识进了一家超市,绕过几個货架看见一个戴着口罩的人一直跟着自己进了超市。
白晓舟按住那人的肩膀:“你是谁?”
“白哥!是我!李刚。”
“李刚?”
白晓舟愣了愣,等那人转身解下口罩才确认的确是李刚。
“你为什么忽然之间从学校退学啊?”
“这个说来话长,你跟我来。”
李刚拉着白晓舟走出超市,往一栋建设陈旧的居民楼里走进去。
“你带我来这儿做什么?”
“嘘——白哥,我知道你现在脑子里一定有十万个为什么,但你先别急,一会儿就知道了。”
李刚带着白晓舟朝着一栋楼走进去,没有走电梯,而是走安全通道到地下车库。
“到这里就安全了,外面现在谁都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我们看,安全起见,这里是唯一能够大声说话的地方。”
李刚摘下口罩,掏出一把钥匙直接打开了地下车库的卷帘门。
白晓舟两眼震惊,看着地下车库里面摆着床和一个痰盂,还有各种外卖包装盒,生活环境堪称恶劣。
“你不会这些天就生活在这里吧?”
“自从那天你和我从研究所跑出来以后,我就已经察觉到好像有人在在盯着我了,但我不清楚那个人的来意,但这么久了那个人迟迟没有动手,说明他应该不是研究所的人。
但也不好说是不是站在我们这边的人,所以还是小心一些比较好。”
白晓舟走了一路,想找一个坐的地方,目光转了一圈都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放屁股的地方。
最后干脆直接坐在了床头柜上。
“那你是怎么发现你被人跟踪了的?”
“就是那天我从你那个地方出来之后,我忽然肚子疼!而且是憋都憋不住的那种。”
白晓舟冷哼一声,我就知道!吃了佳楠姐做的饭不可能有人能毫发无损的走出来。
“然后我就找了一间公共场所,当时我就感觉门板下面有一双眼睛在盯着我的腚看,那道影子在门前徘徊了很久,可是当我出去的时候就又不见了。
我当时也只是怀疑,我就可以绕了几段路,发现总有一辆车在意想不到的位置出现,我就断定是有人在监视我,而且八成是个男的。”
白晓舟对李刚的判断不能说一丝丝都相信,但实在想不到除了诡事局的几個牛马和他之外,还有谁会没事儿盯着李刚呢?
“所以你就从学校办理了退学,然后偷偷躲到这里来了?”
李刚的操作让白晓舟皱起眉头,理论上学校应该是最安全的地方,一般人是进不去的。
“那是因为我从小就和我舅舅住在一起,就在我察觉到端倪的那天,我舅舅忽然收到一大笔钱,我怀疑是有人故意的,想要获取有关我的信息,所以我就一不做二不休,切断了所有和我有关的信息来源。”
出于自我保护,也是为了保护身边的人,李刚这么做确实没错。
“可是你怎么确保这个地方是安全的呢?那个盯着你腚看的人不会发现这里吗?”
“放心,我早就已经蹲过点了,这里绝对安全。那个人绝对死都想不到,我从学校退学之后会住在这里。
但我也没闲着,从你那儿出来以后我就把我近些年整理的资料都汇总了一下,你猜这么着?
我通过研究所近半年以来文件中提到的最多的地点和研究方向的最终落实方案,找到了一个人,那个人很有可能就是异变试剂的理想试验品。
也就是研究所自认为最完美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