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霜不紧不慢的把整个集市逛了一圈。
家里缺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她的家实际上就是个半成品,什么都没有。
刚热乎着的四两三百文钱听起来很多,但是砸进去估计都听不到响。
不过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来嘛。
她挣钱慢慢采购修缮,总有一天她的茅草房也能变成聂鸿轩那样的房子。
卜霜理清购物清单,眼下最要紧的还是米面,家里一点粮食都没有了,总不能天天吃山药。
长期不吃主食人一点力气都没有,还怎么干活。
她先转去米粮店买了一百斤精米,一百斤白面,又买了五十斤小米。
让车夫全部抬上车后,又去了布店做了五床厚厚的棉被和褥子。
每床被子都用的最好的棉花,棉花就放了足足十斤多,摸上去松软又温暖,躺在里面不知道该有多幸福。
卜霜已经能想象到在热乎乎的棉被里打滚的场景。
她回去就要把炕上那几床打补丁的破旧薄被都扔了。
她不会做衣服,所以也就不裁料子自己做了。
成衣店里人不多。
卜霜给家里四个小孩一人买了一件棉衣,估摸着他们大概身量特意买的大一些。
小崽子们都在长身体,个子窜得很快,正好的衣服过了冬就小了,衣服要买大一些。
关于万絮和小万萱的衣服,卜霜是仔细问了成衣店伙计现下镇上姑娘们爱穿的款式,然后买的。
小姑娘嘛,谁不爱美呢。
万絮之前一直都穿着沉闷的颜色,像个小大人,一点精神都没有,她一定要让她们每天都穿的漂漂亮亮的。
当然小孩子的衣服买了,她也不能亏待自己。
卜霜大手一挥,给自己置办了一身时新花样的棉衣。
她站在镜子前左右转着看,很是满意。
果然是人靠衣裳马靠鞍。
还有鞋子,孩子们的草鞋早就磨得都不能穿了,小脚丫冻得青紫,不好好保护一冬不知道要起多少冻疮。
卜霜想起就心疼的不行。
有一双好鞋才好走路,她的孩子以后还要读书走出去当大官。
于是她又给四个人各买了一双十分保暖舒适的棉鞋。
这么大的主顾,成衣店伙计乐的合不拢嘴,把所有衣物包装的非常精致,还送了卜霜四双鞋垫。
东西都放上车,卜霜清点了一下物资。
很好,有了这些东西,足够熬过这个冬天了。
她又在杂货铺买了些植物种子葱蒜。
拐角看到看到好多人在一家铺子前排队,好像是卖包子的。
卜霜拉了个排队的客人打听。
“大姐,这家包子好吃吗?”
“他们家包子可是十里八村出了名的好吃,我们这些人都是从各个村里专程过来买的,两文钱一个,大姑娘你再不排队就卖完了。”
这么多人排队,味道肯定特别好。
卜霜现在兜里有钱,又想知道现在开的好的食铺子流行什么滋味,学学生意经,于是也买了五个。
身上的钱已经所剩无几,可是卜霜还意犹未尽到处转转。
卜霜在街上慢慢地走,路过店铺、小摊,就要停下来问一问东西的价格,趁机了解镇上物价。
这期间,她又在路边摆的小摊上买了一包松子糖,一包麦芽糖。
路过水粉店,卜霜进去看过香粉胭脂和头花,给万絮带了两朵头花。
连鱼市的行情也让她摸了个清楚。
眼看日头将落,卜霜去了最后一个地方。
肉铺。
到了后,她没有去看猪肉,而是直接问老板。
“老板猪下水怎么卖?”
屠夫有些奇怪的看了她一眼。
猪下水腥气的很,他平时都会丢了,谁会来买猪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