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不作为
仝涵育脸色一变,严肃地看着杨松海。
他看杨松海不像是故意危言耸听不太确定看过去。
没等他开口,宋德勤却抢先一步。
他表情带着些怒气,看向杨松海时语气也充满嘲讽。
“杨同 志,我知道你有些本事,但术业有专攻。”
“你好意提醒我们接受,但你若想故意吓唬人,博取关注那免了!”
他的意思已经很清楚,是觉得杨松海故意这样说的。
目的也很简单,是为引起仝涵育的注意。
被他这么一说,仝涵育迟疑一下。
刚要开口的念头又打消,打算先看看杨松海如何回应再说。
对于杨松海的印象,他都只是听好友侯向文说的。
但宋德勤,他接触过很长时间,十分清楚他的为人。
老同 志都是很稳重的,不会信口开河!
杨松海见宋德勤说话毫不客气,他也有话直说。
“宋主任不是清楚文州所有大队和农场的情况嘛?”
“难道你不知道种完三七后,土壤都需要休养三五年?”
“你让这样贫瘠带有病虫害的土壤去种植粮食,难道能保证粮食产量?”
“还是说,宋主任觉得只要先应付过去,至于粮食是否丰产,根本不是你需要考虑的问题?”
杨松海的三连问让宋德勤一下慌神。
他支支吾吾半天回答不出来。
宋德勤本以为杨松海不清楚,毕竟三七只是在文州种植。
他想着杨松海都没有接触过,应当不懂。
他确实心里是如杨松海所说的那样,没考虑长远。
反正只是提出一个建议,粮食产量与他又无关。
他之所以这样提,只是想在仝涵育面前露脸。
最重要的是,不能被杨松海抢风头。
见他回答不出来,又听到杨松海提出的问题。
仝涵育脸上露出一丝急切。
他也担心,真会出现杨松海所说的那些状况。
若真是那样,他这大刀阔斧的改种计划是绝对不能执行的!
“杨同 志,你再好好跟我细说一下!”
见仝涵育也被人带偏节奏,杨松海毫不迟疑,立马向他解释。
虽然他没有种植过三七,但这两天也和孙才俊聊不少。
从他那里,了解到不少有关三七种植的情况。
正是因此,杨松海更加确定坚持种植三七,利用轮种的间隙养好土地,是他认为最合适的方法。
这根本无需进行大调整!
杨松海表情认真,看向仝涵育严肃说:“仝州长若是不信,大可找来农户询问,种植三七的人都清楚。”
说着,他看一眼宋德勤,语气充满质问地说:“宋主任对于这一点,更不应该不清楚才是!”
没等宋德勤回应,杨松海又继续往下说:“仝州长,其实之前我的提议不是敷衍。”
“文州种出的三七品质是任何地方都不能相比的,这是文州的优势,应该保留!”
“即使有政策的控制,也应当保证最大程度地保留。”
“这调控一段时间后,政策自然会有相应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