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凛冽的清晨,韩远从温暖的炕上醒来,身旁挤着五个大老爷们,鼾声此起彼伏。
“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他揉了揉酸痛的肩膀,目光落在窗外渐亮的天色上。六个大老爷们挤在一个炕上,即便有暖炕,这滋味也着实不怎么样。
“起来练功了!”老爹的声音突然在耳边炸响。
韩远下意识缩了缩脖子,眼皮沉重地抬都抬不起来。炕上其他人也陆续醒来,发出不情不愿的哼哼声。
“老爹,今天不是要去洛京吗?要不”韩远试探着开口。
“少废话!”老爹一巴掌拍在他后脑勺上,“赶紧起来!”
韩远揉着脑袋爬起来,寒气顺着脚底往上窜。屋外的寒风呼啸,他哆嗦着从水缸里舀了一盆冷水,端到门外准备洗漱。
“这鬼天气。”他搓了搓发青的手指,目光落在手中的柳条枝上。
柳条枝当牙刷,这玩意儿也太原始了。韩远小心翼翼地用柳条枝清理牙齿,牙龈立刻就渗出血丝。
“嘶——”他倒吸一口凉气,“得想办法做几把像样的牙刷才行。”
洗漱完毕,晨练正式开始。三十记枪刺,二十记刀劈,三十次拉弦,这是老爹雷打不动的铁律。
“枪要刺得有力道!”老爹在一旁来回踱步,目光如炬,“重来!”
韩远咬紧牙关,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动作。汗水很快就浸透了里衣,在寒冷的空气中升腾起白气。手臂酸痛得几乎抬不起来,可老爹依旧不依不饶。
不远处,刘将何叔两个府兵也在练功。就连岳小八和岳十三这两个小子,枪法都比自己要强。韩远看着他们矫健的身姿,心里泛起一丝苦涩。
“我又不是要当兵打仗”韩远心里嘀咕着,目光偷偷瞥向老爹,却在对上那严厉的眼神时,立刻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再来!”老爹的声音不容置疑。
练功持续了整整两个时辰,直到岳秋娘子带着桂娘和菊娘送来热腾腾的蜜糕,才算结束。
“今天咱们足足生产了一万两千个蜜糕,数量那叫一个惊人。”岳秋娘子向老爹汇报,脸上带着些许疲惫。
韩远顾不上说话,抓起蜜糕就往嘴里塞。练功消耗太大,他饿得前胸贴后背,一口气就干掉了六个蜜糕。
“慢点吃,没人跟你抢。”老爹瞪了他一眼。
“销售的事情就按昨天说的安排。”韩远一边咀嚼一边说,“十个销售精英满载而归,每人手里攥着两百个热乎乎的蜜糕,二十个小伙计分头行动,每人扛着五百个蜜糕往四面八方冲。”
老爹的眉头微微皱起,显然还在为韩远要卖掉蜜糕配方的事情耿耿于怀。
“五百贯可不是个小数目。”韩远察觉到老爹的情绪,放下手中的蜜糕,正色道,“而且我们卖的只是蜜糕的配方,蜜粉的秘方还在咱们手里。”
“你小子打的什么主意?”老爹眯起眼睛。
“蜜粉才是最赚钱的。”韩远嘴角勾起一抹笑意,“聚宝楼要是开始做蜜糕,他们对蜜粉的需求肯定不小。”
老爹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目光中的严厉稍稍缓和。
“你们几个,”韩远转头对岳山岳正等人说,“记住,新石屋的事情要抓紧。”
司家的马车很快就来了。车夫昨天尝过蜜糕的滋味,今天特意早来,想要多带些回去。
“掌柜的可是等急了。”车夫搓着手笑道。
韩远坐上马车,望着渐渐远去的作坊。虽然一天能做一万个蜜糕已经不错,但这远远不够。他要的是更大的市场,更多的利润。
马车在洛京城的街道上缓缓前行。街边小贩的吆喝声,行人的谈笑声,还有各种各样的香气,都让韩远感受到这座城市蓬勃的生机。
“崔掌柜在等您。”车夫将马车停在聚宝楼门前。
韩远整理了一下衣襟,深吸一口气。今天的谈判至关重要,他必须拿出十足的把握。
推开门,聚宝楼内已经坐满了食客。崔掌柜站在柜台后,脸上带着和善的笑容。
“韩公子来了。”崔掌柜亲自迎上前,“请随我来。”
包间内,茶香袅袅。崔掌柜给韩远倒了一杯茶,开门见山道:“韩公子,昨日的蜜糕销量很好,客人们都在问什么时候能再吃到。”
“所以崔掌柜想买配方?”韩远轻轻抿了一口茶。
“不知韩公子开价几何?”
“五百贯。”
崔掌柜的表情微微一滞,显然没想到韩远会要这么高的价格。
“这是不是太”
“崔掌柜觉得贵?”韩远放下茶杯,“那不知道聚宝楼一天的营收是多少?”
崔掌柜沉默了。
“蜜糕的成本很低,但利润却很高。”韩远继续道,“而且它保质期长,可以大量生产。崔掌柜觉得,这样的生意值不值五百贯?”
“韩公子说得有理。”崔掌柜思索片刻,“不过,配方的真实性”
“我可以当场教会掌柜的厨子制作。”韩远胸有成竹,“如果做出来的味道不对,一文钱都不用付。”
崔掌柜的眼睛亮了起来:“当真?”
“自然当真。”
“好!”崔掌柜一拍桌子,“那就这么说定了!”
谈判进行得很顺利,比韩远预想的还要顺利。走出聚宝楼时,他的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
这只是开始,他想。等聚宝楼开始大量生产蜜糕,就会发现蜜粉的重要性。到时候,真正的利润才会显现出来。
回程的马车上,韩远望着窗外飞速掠过的街景,心中已经在盘算下一步的计划。作坊要扩大,人手要增加,最重要的是,要尽快把新石屋建起来。
只是不知道老爹知道自己的全盘计划后,会是什么表情。想到这里,韩远不禁露出一丝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