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远正在堂屋里整理村民们登记的单子,油灯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投下斑驳的光影。他的手指轻轻摩挲着纸张边缘,眼中闪过一丝满意。
这些天来,他推出的独特五斗糜子暖屋方案,让村民们眼前一亮。特别是可以用粮食布匹抵账,还能分期付款,这让许多手头紧的村民都动了心思。纸上密密麻麻的名字,每一个都代表着一份信任。
“三郎,”岳山坐在对面,一边帮忙整理文书,一边笑道,“你这个主意当真绝了。这些日子,村里人茶余饭后都在谈论这事。”
韩远抬起头,看着岳山那张写满赞叹的脸,轻声道:“做生意要懂得变通,必须换位思考,站在顾客的立场上想问题。”他停顿片刻,又补充道,“村里人手头都不宽裕,若是非要现钱现货,怕是难以成事。”
“可不是嘛。”岳山指着桌上厚厚一叠纸,语气中带着几分兴奋,“你瞧瞧这登记的人数,都快赶上全村一半了。这要是都装上炕灶,咱们这生意可就真的红火起来了。”
韩远正要说话,忽听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岳十三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额头上还挂着细密的汗珠。
“三郎!”岳十三扶着门框,喘着粗气道,“外面来了几个人,说是要见你。看着像是洛京城里来的大户,穿得那叫一个体面。”
韩远眉头微皱,放下手中的毛笔。墨迹在纸上晕开一个小小的黑点,就像他此刻略显阴郁的心情。他知道,这些人多半是冲着蜜糕来的。
“请他们进来吧。”他整了整衣襟,示意岳山将桌上的文书收拾一下。
不多时,几个人鱼贯而入。为首的是个胖子,肚子圆滚滚的,一身丝绸锦衣,外罩貂皮大衣,十根手指头上戴满了宝石戒指,走路时叮当作响。身后还跟着几个随从,各个腰板笔直,目光警惕。
韩远不动声色地打量着这些人。胖子脸上堆着笑,但眼底深处却闪烁着精明的光芒。这样的人,韩远见得多了,无非是闻着利益的味道找上门来的。
“在下韩远,不知几位光临有何贵干?”韩远拱手一礼,不卑不亢。
胖子呵呵一笑,脸上的肥肉一颤一颤的:“久闻韩三郎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年轻有为啊。”
“过奖了。”韩远淡淡道,目光平静地看着对方。
“在下司阳珍,是聚宝楼的掌柜。”胖子拱了拱手,眼中精光一闪,“今日冒昧前来,是为了韩三郎的金丝面饼。”
果然如此。韩远心中冷笑,这些商人的嗅觉倒是灵敏,自己的面饼才刚在洛京城露面,就已经引来了这些闻腥而来的食客。
司阳珍继续说道:“那金丝面饼确实独特,尤其是没有老面发酵的酸味,我真是越想越想不通这件事。”他说着,目光灼灼地盯着韩远,“不知韩三郎可愿意告知这其中的奥秘?”
“这是独家秘方。”韩远直接道,语气中带着几分疏离。
司阳珍眼睛一亮,朝身后打了个手势。立刻有人捧上一个精致的木箱,箱身雕刻着精美的花纹,一看就价值不菲。
箱子一打开,金光闪闪,十根小金条整齐地躺在里面。在昏暗的油灯下,散发着诱人的光芒。
岳十三等人忍不住惊呼出声,就连岳山也是眼睛发亮。但韩远却连看都没看那箱子一眼,仿佛那不过是几块普通的石头。
司阳珍暗暗吃惊,这年轻人的定力着实不错。他清了清嗓子,加重了语气:“韩三郎,二十两黄金,这个秘方我买了。”
“不卖。”韩远的回答干脆利落。
“三十两。”
“四十两。”
“五十两!”司阳珍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急切。
韩远终于动容。五十两黄金,整整四百贯铜钱,这笔数目可不是小数目啊。足够在韩家峪盖一座豪华庄园了。他故作沉思片刻,道:“一百两黄金,我可以考虑。”
司阳珍眼睛一亮,立刻开始与韩远讨价还价。房间里充满了铜臭味,两人你来我往,最终在六十两黄金上达成一致。
“这十两黄金是定金,”司阳珍将木箱推到韩远面前,笑容满面地说道,“明日请韩三郎到东市聚宝楼来完成交易。”
韩远让岳山接过箱子,写了张收据给司阳珍。看着司阳珍一行人离开的背影,他的嘴角微微上扬。
等人都走远了,岳山忍不住问道:“三郎,你真打算把秘方卖给他们?这可是咱们的独门生意啊。”
韩远轻轻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他们就算知道了金丝面饼的配方,也少不了要来找我买蜜粉。”
岳山恍然大悟:“原来三郎早有打算。”
“做生意要懂得取舍。”韩远拿起一块金子,在灯光下细细端详,“有时候看似吃亏,实则是为了更大的利益。”
夜色渐深,油灯的光芒在堂屋里摇曳。韩远望着手中的金子,思绪万千。这些商人以为用钱就能买到一切,却不知道,真正的秘密还在自己手中。蜜粉的制作方法,才是最值钱的东西。
而这个秘密,他是绝对不会卖的。这是他在这个世界立足的根本,是他翻身的资本。让他们以为得到了秘方,实则不过是在为自己做嫁衣罢了。
岳山看着韩远若有所思的样子,轻声问道:“三郎,明天真要去聚宝楼?”
“自然要去。”韩远收起金子,整理着桌上的文书,“不过在此之前,还得准备些东西。”
“准备什么?”
“一些能让他们心服口服的说辞。”韩远笑了笑,“做生意要讲究信誉,既然收了定金,自然要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夜深了,村子里渐渐安静下来。韩远站在门口,望着远处若隐若现的洛京城灯火,心中已有了计较。这些商人的到来,不过是他计划中的一个小插曲。真正的大生意,还在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