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里,沈家上下都忙得不可开交。沈立信忙着与福宁府知州交接,认识当地官员;周夫人则操心着家中大小事务,生怕给丈夫丢了脸面。
半月光景,沈立信对州衙事务已有了大致了解,家中众人也渐渐适应了福宁府的生活。
沈芷柔将院子重新布置了一番。正房作待客休息之所,西厢房改为书房绣房,倒座房留给丫鬟居住。东边花棚本想种些蔬果,却被周夫人婉言劝阻,改种了花卉绿植。
"姑娘!"柳青荷急匆匆跑进院子,手里还拿着两个花盆。
沈芷柔接过一个,问道:"怎么了?看把你急的。"
柳青荷喘着气道:"姑娘,您快去主院看看吧,老爷过去了。"
沈芷柔不解:"父亲去主院不是常事吗?怎么,难道兰馨阁那边又闹什么幺蛾子了?"
柳青荷连连点头:"我听春雨姐姐说,三姑娘也想要个单独的院子,陈侍妾向老爷求了请,今天老爷去主院,估计就是说这事的。"
沈芷柔闻言,神色平静:"说就说吧,家里的事一向是娘在打理,父亲就是再偏疼兰馨阁,也得问问她的想法。"
主院内,沈立信连饮两杯茶,眼中满是享受。这茶虽只是普通的茉莉花茶,却是长女所赠,比外头高价买的还要可口。
如今沈家各院,能时常得到长女赠物的,也就老太太和夫人这里了。每次送的不多,他若想尝,就得常来主院或老太太处。
周夫人见状,又让春翠端来枣泥糕:"老爷尝尝,这是芷柔给老太太做的。"
沈立信虽不嗜甜,却被枣香吸引,尝了一块后又忍不住多拿了一块。
周夫人笑问:"老爷过来可是有事?"
沈立信放下茶盏:"是想问问,后院不是还有几个空院子吗?不如给悦芳一个,她今年也八岁了,该有自己的院子了。"
周夫人神色不变:"空院子的事我也正想和老爷商量。如今老爷既提起,我也说说我的看法。"
她娓娓道来:"书瑾自是要单独一院;芷柔作为长孙女,分她一院也是应当。至于书澜、书安、书韬、书雅,还有悦悦、悦芳、悦喜几个,书平还小,得跟着三弟他们住。空院子就这几个分。"
"还有一个得留作学堂,请夫子教导姑娘们闺学礼仪。如此,就只有三个院子可供分配了。"说罢,周夫人看向沈立远,"老爷以为如何?"
沈立信沉默不语。陈侍妾之前向他提起,他觉得没什么不妥,可如今听周夫人这么一说,才觉自己想得太简单了。若给悦芳单独一院,其他孩子该如何安置?更何况还有嫡子书瑾。
他习惯性地伸手去拿枣泥糕,却发现盘中已空。讪讪收回手,沈立信看向周夫人:"夫人怎么看?"
周夫人直言:"我的想法是,书澜和书韬一院,书安和书雅一院。最后一个院子,悦悦、悦芳、悦喜一起住。三个丫头从小一块长大,又一同上学,性情都熟悉,想必能和睦相处。"
沈立信思忖片刻,找不出反驳的理由,最后点头道:"就这么安排吧。"
院落里,沈悦喜立在窗前,眉头微蹙。她望着院中忙碌的丫鬟们,心中五味杂陈。
"娘,为何大姐姐能住主阁,而我却只能住偏居?"她转身问道,语气中带着不甘。
周氏放下手中的绣活,目光复杂地看向女儿。"悦喜,你要明白,在这个家里,我们的地位不如大房。"
沈悦喜抿了抿唇,"可是我们也是沈家的人啊。"
周氏轻叹一声,"傻丫头,大房是当家的,我们不能与之争锋。"她顿了顿,又道:"你看看陈侍妾,一个妾室也敢妄想与正室平起平坐,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沈悦喜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娘说得对,她确实太不自量力了。"
就在这时,院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沈书韬拎着个篮子走了进来,脸上带着笑意。
"二妹,我给你找到了些攀云紫藤。"
沈悦喜眼前一亮,"真的吗?二哥你太好了!"她接过篮子,小心翼翼地抚摸着那些娇嫩的藤蔓。
沈书韬看着妹妹欢喜的模样,眼底闪过一丝柔和。"你打算种在哪里?要不要我帮忙?"
沈悦喜摇摇头,"不用了,我想先在芳圃里试试。"她抬头看向院子一角的藤架,眼中闪过一丝憧憬。
周氏看着女儿的背影,心中暗自叹息。她多希望自己的悦喜能像这攀云紫藤一样,在这深宅大院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另一边,沈悦芳的院子里,气氛却截然不同。
"小姐,您真的不去看看新院子吗?"丫鬟小声问道。
沈悦芳坐在梳妆台前,神色淡然。"不必了,那院子我住不住又有什么区别?"
丫鬟欲言又止,最终还是低下了头。
陈侍妾匆匆走进来,脸上带着几分焦急。"悦芳,你怎么能这么说?那可是老爷特意为你安排的院子啊!"
沈悦芳转过身,目光平静地看着陈侍妾。"娘,您就别费心了。在这个家里,我们的地位如何,您心里不清楚吗?"
陈侍妾一时语塞,脸上闪过一丝慌乱。
沈悦芳继续道:"我们不过是妾室所出,再怎么挣扎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与其白费力气,不如安分守己。"
陈侍妾咬了咬唇,"可是"
"够了,娘。"沈悦芳打断了她,"我们还是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吧。"
陈侍妾看着女儿坚决的神情,终于叹了口气,不再多言。
夜幕降临,沈家上下齐聚老太太的院子里用晚膳。
饭后,周夫人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各位,我有件事要宣布。"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她身上。
"我们来福宁府已有月余,是时候举办一场宴会,宴请当地官员和乡绅了。"
沈立明立刻表态:"大嫂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尽管开口。"
周夫人微笑着点头,"多谢二弟,到时候少不得要麻烦你。"她环顾四周,目光在每个人脸上停留片刻。"宴会定在月末,大家务必谨言慎行,不可失了礼数。"
众人纷纷应声,脸上都带着几分兴奋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