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时节,陈阳在睡梦中被一阵喧闹声惊醒。窗外,蒙蒙亮的天色中已经有了几分暖意,远处传来几声零星的鸡鸣。
“还睡!太阳都晒屁股了!”徐芳推开房门,脸上带着几分不耐烦,“你爸都去喊林伯他们了,就你还在这儿躺尸。”
陈阳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看了眼床头的闹钟,才四点出头。昨天和林颖在村口的垃圾箱整理了一下午,浑身的骨头像是被拆散了重组似的。
“妈,这才”
“少废话!一年就这一次,快去洗脸!”徐芳不等他说完,转身走出门外,留下一串念叨,“这孩子,一点都不知道上进”
陈阳无奈地掀开被子,小声嘀咕着:“大河里头洗把脸,柳树枝头摘只柳”古老的民谣在嘴边打了个转,他突然想起今天是立夏。
村口的老河边已经聚集了不少人。晨曦中,河水泛着粼粼波光,远处的晨雾还未散尽,给这个清晨蒙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
“哟,睡神来了!”林颖的声音从人群中传来。她顶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脸色略显疲惫,但眼神依旧明亮。
“谁让某人昨天非要整理那堆烂摊子。”陈阳忍不住调侃道。
“笑什么!还不是为了环保!”林颖狠狠瞪了他一眼,转身蹲在河边开始洗脸。
清凉的河水瞬间驱散了困意。陈阳用手捧起一捧水,感受着指缝间流淌的凉意。河岸边的杨柳随风轻摆,水面上泛起阵阵涟漪,远处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
洗完脸后,大家浩浩荡荡地向柳湾子进发。那里有一棵百年老柳,是陈家湾最古老的柳树。据说即便遭受雷劈,这棵柳树依然挺立不倒,见证了村子的沧桑变迁。
“听说这柳树有灵性,每年立夏摘柳都得先敬一敬。”林伯一边走一边说道,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追忆的光芒。
“那是自然,我记得小时候”
突然,一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打断了村民们的闲聊。火光在老柳树下闪烁,惊起一片水鸟。其中一只啄木鸟被炸伤了翅膀,踉跄着落在地上。
“小鸟!”林颖惊呼一声,下意识就要冲过去。
陈阳眼疾手快,一把拉住她的手腕:“你疯了?那是土制鞭炮,很危险!”
“放开我!你看它受伤了!”林颖挣扎着,眼睛里充满了焦急。
“不行!再等等!”陈阳紧紧抓住她,生怕她冲动之下出什么意外。
等到鞭炮声渐歇,那只啄木鸟已经断了气。孙莹含着泪水,小心翼翼地捧起鸟尸,愤怒地瞪着陈阳:“都是你害死它的!如果刚才”说完,她转身跑开了。
陈阳站在原地,一脸无奈。周围的村民们窃窃私语,对这个外村姑娘的举动颇有微词。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陈刚匆匆赶来,看着眼前的情况问道。
陈阳简单解释了一下情况,父子俩都露出了尴尬的表情。这种时候,谁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随后的一天里,大家按照传统习俗采槐花、种红薯、点绿豆。陈阳看着坑里堆满的绿豆种子,突然想起小时候和爷爷一起做绿豆饼的情景。那时候爷爷总说,绿豆要均匀地撒在地里,就像撒在饼上的芝麻一样
“小阳,你这是干什么呢?”陈刚的声音把他拉回现实,“怎么放这么多种子?”
陈阳这才发现自己走神了,脸一下子涨得通红。他偷偷瞥了眼不远处正在采槐花的林颖,她低着头,一言不发地忙活着。
午后的阳光温和地洒在田野上,远处传来几声悠长的鸟鸣。陈阳抹了把额头的汗水,思绪又不自觉地飘向了那只啄木鸟。也许林颖说得对,如果当时“
”想什么呢?“徐芳的声音突然在身后响起,”人家林颖一个姑娘家都干得比你利索。“
陈阳回过神来,看着自己面前才种了一小块的红薯,不由得加快了动作。
夕阳西下时,大家终于完成了所有工作。村民们陆续收拾工具准备回家,陈阳却站在原地迟迟不肯离开。
”小阳,回家了!“陈刚在前面喊道。
”来了!“陈阳应了一声,又回头看了眼那棵百年老柳。暮色中,它依然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仿佛在诉说着某个古老的故事。
回家的路上,陈阳走在最后面。他看着前面林颖的背影,几次想开口说些什么,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或许,有些事情本就不该说破,就像那个古老的立夏习俗一样,需要时间去沉淀,去理解。
晚风轻拂,带来阵阵槐花的清香。远处,炊烟袅袅升起,又是一个平常的黄昏。
陈阳面前摆着一份文件,上面赫然写着”放生仪式活动策划书“几个大字。他皱着眉头,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打。
”放生仪式?这活动都多少年没搞过了“陈阳一边翻看文件,一边喃喃自语。
窗外蝉鸣阵阵,夏日的阳光透过玻璃洒在办公桌上。他靠在椅背上,记忆不由自主地回到了儿时。那时候,他还是个小屁孩,跟在爷爷身后,挤在人群中看着村民们把各种水生动物放回大河。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打断了他的思绪。林老拄着拐杖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些许疑惑。
”小阳,刚听说要搞什么放生仪式?这是真的?“
陈阳连忙起身让座,”是啊,林老。这不是保护区二期工程要开工了嘛,市里想借这个机会搞个活动。“
陈刚也跟着进来了,手里端着几杯热茶。”林大哥,您那会儿正赶上破四旧,这种传统活动都给砍了。现在不一样了,保护生态环境成了大事。“
”具体怎么个章程?“林老接过茶杯,轻轻吹了吹。
陈阳打开文件,”市里拨了二十万经费,准备办得热闹点。不光是放生,还要搞个小型生态展,把咱们这几年的环保成果展示出来。“
正说着,林颖也走了进来。她刚从镇上开会回来,脸上还带着些许疲惫。”我听说要放白鸽?“
”不是那种。“陈阳笑着摇头,”咱们这边有自己的传统。以前村里人主要靠大河吃饭,每年这个时候都会带着捕到的鱼虾乌龟什么的去放生,算是对自然的一种感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