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深,韩老汉一家人回家去了。柳芸站在院子里,看着星星点点的灯火,心中百感交集。她知道,生活总是充满挑战,但只要一家人齐心协力,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回到房里,韩宇已经帮她铺好了床。柳芸看着他忙前忙后的样子,心里有些触动。她知道,韩宇在努力改变,为了她,为了这个家。
"韩宇,"柳芸轻声唤道,"今天辛苦了。"
韩宇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一个憨厚的笑容,"不辛苦,能帮上娘子的忙,我心里高兴。"
柳芸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这一刻,她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心。也许,这就是家的感觉吧。
春耕在即,地还得租。柳芸心中暗叹,她下意识摸了摸腰间的钱袋。
"走吧,去刘大福家看看。"她朝韩宇招呼道。
两人沿着河边小径缓缓前行,突然,风车磨坊传来一阵欢声笑语。
柳芸驻足观望,只见李奶奶正带着小孙儿在那儿磨麦。祖孙俩脸上洋溢着惊喜之色,似乎对这个不用人力的风车磨甚是满意。
"多亏了柳娘子这风车磨啊,省了不少力气。"李奶奶的感叹声飘进柳芸耳中。
小孙儿天真烂漫地说:"三婶真是个好人,咱们送她两只小鸡吧?"
柳芸心头一暖,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浅笑。
来到刘大福家,得知他去镇上卖粮了。刘大福的妻子和女儿正忙着照顾三个卧病在床的儿子。柳芸简单寒暄后,便直奔主题:"我想租些地来种。"
刘夫人闻言,忙说道:"正好东面还有百亩良田未租出去,三嫂想要多少?"
柳芸略作沉思,最终只说了两个字:"十亩。"
刘夫人有些诧异,以为她客气,又问了一遍。柳芸点头确认,又试探着问能否借用农具和耕牛。
刘夫人连连应允,还说不收租费,只需喂些草料便可。她热情地说:"柳娘子要用,就先借给你家。咱们都是一个村的,理应互帮互助。"
柳芸感激地点点头,她知道,这份善意背后,是对她曾经救助之恩的回报。
临走时,柳芸看着刘家兄弟艰难行动的样子,眼中闪过一丝不忍。她犹豫片刻,还是开口建议:"你们何不找刘木匠打副滑轮车和助行杖?"
见他们一脸茫然,柳芸挑眉问:"你们不知道?"
得到否定答复后,她索性拿纸笔画了起来。"拿去给刘木匠看,他应该能明白。"柳芸将画好的图纸递给刘夫人。
离开刘家,柳芸和韩宇默默无言。韩宇偷偷观察着妻子的神色,欲言又止。
"你有话说?"柳芸察觉到丈夫的异样,开口问道。
韩宇吞吞吐吐地说:"娘子,你说咱们真能种好这十亩地吗?我我怕拖累了你"
柳芸停下脚步,转身看向韩宇,沉默了片刻,然后轻轻说道:"我们必须行。"
她的语气平静,却透着一股坚定。韩宇看着妻子的侧脸,突然感到一阵心疼。他知道,柳芸比任何人都清楚他们面临的困境,却依然选择勇往直前。
"明天一早,我们就去看看那块地。"柳芸轻声说。
韩宇嗯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