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火势终于被控制住了。里正召集众人在祠堂议事。
柳芸换了身衣裳,提着灯笼姗姗来迟。她的到来,让喧闹的祠堂瞬间安静下来。族老们纷纷起身,目光中满是敬意。
"柳娘子请坐。"里正亲自搬来一张椅子。
柳芸坐下,环视四周。"伤亡如何?"她开门见山地问道。
里正叹了口气,开始汇报情况。死伤惨重,财物损失巨大。听完汇报,柳芸眉头微皱,眼中闪过一丝担忧。
"损失不小啊。"她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
刘大福站了起来,声音有些哽咽。"要不是柳娘子,损失只会更大。"
其他人纷纷附和,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柳芸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
"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她正色道,"我们得想办法防患未然。"
众人一愣,随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里正接过话头:"柳娘子说得对,我们得加强防卫。"
于是,大家开始七嘴八舌地出主意。有人提议挖壕沟,有人建议修围墙。柳芸听着,时不时点头或摇头,眼中闪过思索的光芒。
最后,她站起身来,屋内顿时鸦雀无声。
"诸位的想法都很好,"她缓缓说道,"但还不够。"
众人面面相觑,不明白她的意思。柳芸目光如炬,扫视全场。
"我们不能只挨打不还手,"她的声音坚定有力,"得让那些宵小之辈知道,我们不好惹。"
这番话,让在场的人热血沸腾。"对!我们要反击!"韩壮第一个附和。
其他人也纷纷响应,群情激昂
就在这时,刘大福突然开口:"各位乡亲,今日若非柳娘子和大家相助,我刘家恐怕已经灰飞烟灭。我想将家中一半粮食分给今日帮助过我家的村民,以表谢意。"
此言一出,众人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一阵欢呼。有人感动得热泪盈眶,有人则暗自后悔当时没有出手相助。
柳芸看着这一幕,眼底闪过一丝若有所思的神色。她知道刘大福此举用意何在,既是真心感谢,也是无奈之举。
毕竟,刘家的粮食数量已经在众人面前暴露无遗。与其日后引来祸患,不如趁此机会分出去,既安抚民心,又能拉拢人心。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际,柳芸突然开口:"诸位,眼下最要紧的是养精蓄锐。今日之事,想必那些马匪不会善罢甘休。我们要做好长期应对的准备。"
她的话犹如一盆冷水,浇灭了众人的亢奋情绪。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神色间多了几分凝重。
"柳娘子说得对,"里正沉声道,"我们必须未雨绸缪。"
于是,在柳芸的建议下,大家开始商讨具体的防御措施。从设置暗哨到组建民兵,每一项都详细讨论。
夜深了,祠堂内的讨论仍在继续。柳芸坐在那里,时而出言建议,时而默默倾听。
当最后一项决议敲定时,东方已经泛起鱼肚白。
柳芸站在田埂上,身后传来脚步声,韩宇的声音随之响起:"娘子,在想什么呢?"
柳芸没有回头,只是淡淡地道:"想你怎么这么闲。"
韩宇讪讪地笑了笑,凑近了些:"这不是来看看你嘛。"
柳芸转身就走,韩宇忙不迭地跟上。"娘子,你别生气啊,我这不是担心你嘛。"
"你要是真担心,就去帮你爹娘干活。"
韩宇一听,顿时蔫了,嘴里嘟囔着:"那那我还是在这陪你吧。"
两人一前一后,往村子走去。路过韩家老宅时,隐约听到院子里传来欢声笑语。韩宇眼睛一亮:"娘子,咱们进去看看吧?"
柳芸摇了摇头:"不了,回家还有事。"
回到家中,柳芸立刻忙活起来。韩宇在一旁手足无措:"娘子,我我能帮什么忙吗?"
柳芸头也不抬:"去劈柴。"
韩宇一听,脸都垮了,但在柳芸的瞪视下,还是乖乖去了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