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卿,言之有理啊。梅令月她此行胆大包天,必定要受到责罚。”
皇帝一下子反应过来,笑了出来。
“陛下圣明。”
三人一同说道,非常有默契地把锅推到梅令月身上。
他们的举动就是愚弄民众,可事实上,有皇帝在他们背后,这举动还真有可能做成。
“启奏陛下。”
一个小太监慌里慌张地从外面跑进来,扑通一声跪在皇帝面前。
皇帝悠哉悠哉地喝着汤药,“说吧,出什么事了?”
“北狄使者须卜,也说要参加明天的大朝会。”小太监说道。
皇帝不理解,“他来做什么?”
一般他国使者都待在鸿胪寺中,非传召不得入内,为何会忽然提出,要参加他们的大朝会?
“奴才不知道啊。”
小太监头都不敢抬,仔细看腿都在哆嗦。
魏癸躬身道,“陛下,不过一次例行的大朝会,只要不说什么有关北狄边防的事,想来也无妨。”
这一句话主要针对的是吴王。
人尽皆知,现在大成上下没几个可用的将领,吴王就是其中佼佼者,还继承了圣懿太后的遗志一贯对北狄强硬,他要是和须卜遇上,不得当场打起来?
到时候局面就不可控了。
“陛下,事出反常必有妖啊。还望陛下三思。”海予看皇帝脸色不太对劲,顺着皇帝的心思往下说。
皇帝点点头,“正是如此。罢了罢了,就依须卜使者所求,准他明天来大朝会觐见朕。”
他主要是被北狄的阵仗吓的害怕。
本来就畏惧北狄的威势,如今北狄使者一个不痛不痒的请求,他又如何敢拒绝?
那些不痛快,也只敢放在心里。
“是。”
小太监应了一声,下去复命。
时间来到十月十五,大朝会的日子,梅令月吃着街边小贩新鲜出炉的饼子,轻车熟路地来到大名殿前。
众多官员们都已经聚齐,见梅令月来了,议论纷纷,唯独柳佩过来和她搭话。
“梅寺丞今日满面春风,可是因为那广零三十五号种子的缘故?”柳佩笑呵呵地问道。
“柳御史所言正是,想来明年六月,有很多人要丰收了,粮价若是运作得当,说不定能降一降。”
梅令月也笑着道。
所说谷贱伤农,但是现在米价高涨,这绝对是不健康的。
“皇帝近日心情不太好,万事小心。”柳佩低声道。
梅令月心下一惊,“多谢柳御史提点,令月定当事事当心。”
“谢我做什么?我也只能嘱咐你一句,其余的什么都做不了。”
柳佩道。
一开始梅令月对她的猜测没错,她确实是圣懿太后的人,现在是吴王的人。
如今知道些内幕消息,怎么能不提醒梅令月一下?
不远处还听到大理寺卿和别人低声抱怨,查宜真县主的死查了那么久,什么都查不出来。
忽然,门口出现一阵骚动。
众人循着声音看去,是个少说一米九浑身肌肉的壮汉,好像一拳能把海予给打进柱子里,扣都扣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