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是解子明,沈伦两个人带孩子。
托解子明的福,哪怕沈伦已经教了梅巧月和姜汝一个多月,他们的关系更像是朋友。
解子明还催了沈伦结婚生子,不过沈伦还没参加春闱,没考中进士之前不考虑自己的婚姻大事。
饭后,梅令月梅禾月姐妹俩一起去了燕都,找梅禾月口中的那几个物美价廉的绣娘,准备自己的嫁衣。
为啥梅巧月几个孩子没跟着呢?
因为她们忽然,有只小公猫总来找花花玩,来的次数比解子明来的都多,可关键是花花也是公猫啊!
而且花花还不到半岁,怎么能这样呢?
她们决定要守护花花,斩断这对不正常的关系。
“你瞧,咱们家的粟米,长势确实比别人家的好一些。”梅令月满是骄傲地介绍。
“对啊,这都是大姐你的功劳,能把这一亩三分地伺候好了,也是桩学问呢。我看啊,你在种地上的学问,不比沈先生在四书五经上的少。”
梅禾月笑眯眯地夸赞。
给梅令月夸的笑到合不拢嘴,这个妹妹太懂怎么拿捏自己了。
她甚至想了一下最后那句话,自己可是农学博士,跟沈伦一个举人比起来,应该略胜一筹吧?
两人慢慢悠悠地来到燕都城中,入眼一片繁华,来来往往的都是人。
“我说这个花家啊,就是自作自受。”
不远处的茶馆里,传来说书先生的声音,抑扬顿挫,听着就很有代入感。
梅令月笑道,“在说花家呢?咱们也去听听?”
“天色倒是还早,走走走,咱们也去听听。试试这家的点心和解大哥做的哪个更好吃。”梅禾月抬头看了一下天空,立刻应声。
花家作恶多端,她们可没少受花家的气。
今天遇见了,怎么能不去听听?
梅令月姐妹俩循着声音找过去,那茶馆已经坐满了人,嗑着瓜子津津有味地听着故事,她俩只能找一个视线不太好的角落坐下。
立刻有小二过来,“两位客官要来点什么?”
“来一壶酸梅汤,点心要什么啊,姐姐?”
“龙须酥,贵妃饼,再来一份梅子姜。”梅令月笑道。
“好嘞,两位先听着,一会儿东西就送过来。”
小二说完正要离开,梅禾月叫住了他,“我前几日来的时候,说的还不是花家,怎么换了?”
“您问这事儿啊,这不是花家最近事情闹的太大,多少人都好奇呢,所以才换成花家的。您两位听着,是不是还成?”小二笑呵呵地应承道。
“不错不错,说的挺好。”
梅禾月道。
至于说的事是真的假的?
三分真七分假。
大家伙不过是听个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