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人!官人,你怎么了?你可不能吓唬我啊!”
梅令月转身就走,这是她临出门前听到的最后一句话。
看样子,解子明和沈伦进展的很顺利。
就让梅家老二去找孙里正理论吧,反正都不会有结果,他四十多岁,一事无成,没有一点功名在身,无论怎样都争不过一个二十出头就中了举人,前途一片大好的沈伦。
“你们玩去吧,我得回去给我家女儿做饭吧,今天这事过去就过去了,别总是自己窝心。”
小姑告诫完,挥挥手向她们告别。
“好,小姑再见!”
话是这么说的,可有谁能真的不往心里去呢?
梅家老二是铁了心,要把老宅子给拿到手,不仅想要老宅,还想要梅令月姐妹俩替他养孙子,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盘。
有这样的心思,当什么教书先生,去做账房先生正合适。
梅令月几人走了没多久,就看到解子明从对面走过来,“结束了?”
“对,我那二叔现在正忙着去找孙里正理论呢,没心思管我们。”梅令月换上一副笑脸,“你和沈先生方才去找里正了?”
“没错,事情是这样的。”
梅家还在僵持着,解子明和沈伦已经找到了孙里正。
“见过里正。”解子明行礼道。
孙里正还在为侄子的事操心,看到有人来了换了幅表情,“子明啊,你过来有什么事?”
“里正,这位是沈伦,刚考中了举人,想进燕都参与春闱,来咱们三酉村落脚,住一段时间。”
“举人?”
孙里正一听这个头衔,立刻精神了,“见过沈先生,鄙人有幸得遇先生。”
“里正客气,某人想在三酉村寻一门差事,别的不会,学了些圣人言论,只会教书,不知可否?”
“当然可以,先生能教导我三酉村幼童,是他们之幸事。”
孙里正笑得像朵花一样,脸上的皱纹能夹死苍蝇。
毕竟,举人这个身份还是有点重量的,中了举人就说明能走上仕途,哪怕只是个七八品芝麻绿豆大小的官,也足够压死一个里正。
至于村里原本的那个教书先生?
要他干什么?不过是个连童生都考不中的家伙,在举人老爷面前,都得靠边站。
“那就多谢里正行这个方便。”沈伦也笑着回应。
孙里正仔细看了一下沈伦的样貌,“沈先生,咱们是不是在哪见过?”怎么总觉得这么眼熟呢?
解子明和沈伦对视一眼,这家伙不会想起来当初赵老爷府上的事吧?
“兴许梦里见过?”
“是了是了,许是咱们有缘,梦里见过。”孙里正摆摆手,不再纠结这件事,“沈先生,不知你何时有时间?能去教教我们三酉村的孩子们?”
“今日即可上任。”
“好好好,那就今日,我带你去咱们学堂看看。”孙里正喜笑颜开。
继而对解子明说道,“子明,咱们村子里,一向是你的人脉最广,连沈先生这样学识渊博,德高望重之人都能请到,果真厉害,果真厉害!”
“多谢里正夸奖,这不是长年累月卖糕点嘛,迎来送往的,见到的人多。”
解子明低下头,谦虚地说道。
实际上也正如他所说,他跟沈伦确实是因为一盒美味的点心结缘的。
沈伦从榆关而来,本身没带多少盘缠,又接二连三地来买解子明的点心,很快就花得所剩无几,解子明和他关系处得不错,就提出了帮他找地方教孩子读书。
这下好了,梅家老二这一家子都没个正经营生,如今没了教书先生的身份,不得着急上火?忙着给自己一家人解决温饱问题?
还有心情去找梅令月她们姐妹三人的麻烦?
“真是爽快。”
梅禾月听完忍不住说道。
见梅令月几人目光关切,梅禾月立刻补充,“他们心里只有我大哥一个孩子,从来都没有我,我又何必受他们的制约?以后就让大哥给他们养老去吧。”
“禾月,你年纪轻轻,竟然活的这么通透?”
梅令月笑笑,任凭禾月挽住了自己手臂。
“何止啊,我以后连嫁人都不想,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日子不好吗?我亲生的爹娘都不疼爱我,难道指望一个陌生人对我好?”梅禾月贴在自己堂姐耳边轻声抱怨。
整个梅家,也就大堂姐和自己年龄相仿,境遇相似,能听自己说一说这些大逆不道之言。
梅令月眼前一亮,连连点头,“我也不想啊。”
嫁到夫家,她就要受人掣肘,她那新型小米不知道还种不种得下去。